黑夜前的狂歡 美國金融市場是否已走到懸崖邊?

墨新聞|編輯中心

「當雪崩發生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這句話或許正道出當前金融市場的現狀。近期美元走貶、美股大漲,乍看之下彷彿投資人信心滿滿,市場熱絡非凡;然而,這番榮景或許正是資本市場步入危機前的最後狂歡。

照片來源:亞洲電視新聞

目前美國聯邦政府的債務已高達37兆美元,龐大負債壓力迫使金融機構不得不進行各種高槓桿操作。據市場觀察,美國主要財團如摩根大通、高盛集團等,透過結構化融資模式——例如以美債作為抵押品質押,再從銀行體系獲取槓桿貸款——進一步投入股市炒作,放大市場波動。據悉,摩根操作的槓桿倍數高達八倍,高盛更達十三倍,這種「一美元撬動十三美元」的策略,已將風險堆疊至相當驚人的程度。

這也解釋了為何在基本面未見顯著利多的情況下,蘋果、特斯拉等科技股仍屢創新高,即便他們在全球競爭中遭遇中國企業的強勢挑戰,例如華為在手機市場的攻勢、比亞迪在電動車領域的持續超越。

資金的推升效應使股市「非理性繁榮」,而這正是典型的金融資產泡沫徵兆。尤其當市場資金來源高度集中於極少數大型金融機構,任何一家財團若因資金鏈緊縮或風控調整而退出,便可能引發連鎖性的資金撤離,進而導致整體市場失速,出現系統性風險。

照片來源:亞洲電視新聞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輪熱錢操作,本應透過日圓進行套利——即借入低利日元資金,轉投高收益資產。然而近期日本政府為抑制日圓貶值,已不顧美國壓力調升利率,導致美資轉向利率仍處於低檔的瑞士金融體系,改以瑞士法郎融資繼續槓桿操作。這種資金流向的轉變,也暗示國際金融對美債與美元的信心正在鬆動。

照片來源:亞洲電視新聞

美股現階段的漲勢,某種程度上可視為財團「被動買進」的結果——為了穩住債券價格而買入美債,隨後再將資金進一步投入股市,構成股債同步上漲的格局。然而,這種以極高槓桿支撐的資產價格,缺乏基本面支撐,風險隨時可能爆發。

從更宏觀的角度觀察,美國內部正面臨地緣政治與軍事政策的重壓。由於財政與金融體系承受巨大壓力,華府近來選擇轉而將焦點由中東局勢轉移至北約與東亞,頻頻對俄羅斯、北韓釋出強硬訊號,似有以軍事訂單提振出口、刺激經濟的意圖。然而,美國此刻正在進行的,卻是一場極度複雜且風險極高的「金融雜耍」。一旦稍有不慎,極可能引爆連環性危機。

當前市場的繁榮,很可能只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平靜,也是泡沫破裂前的高點。投資人若無充分風險意識,便可能在高槓桿的金融浪潮中無處遁形。(前民眾日報資深記者 屈文峰)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黑夜前的狂歡 美國金融市場是否已走到懸崖邊?

頭條留言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愛心手足基金會」甘露灑落偏鄉 百名學童參與夏令營...

墨新聞|記者陳莉林/高雄報導記者游宏琦/高雄報導 ...

基隆推廣無形文化資產 北管音樂盛會熱鬧登場

墨新聞|記者江育銓/基隆報導為推廣基隆珍貴無形文化...

「懷念鳳飛飛紀念音樂會」颱風夜溫馨開唱 經典金曲重...

墨新聞|記者廖濬弘/台北報導「懷念鳳飛飛紀念音樂會...

DKB 迷上台灣感性 去釣蝦 還體驗了室內滑輪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DKB (左起)GK、...

R1AN & JIAHN 愛上華語音樂 ...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LIAHN(左)R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