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琳瑯滿目的保健食品中,紅麴產品因有心血管保健功效備受歡迎。然而,近期的小林紅麴事件因產品中檢出致命毒素「軟毛青黴酸」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日本小林製藥的紅麴原料檢驗出「軟毛青黴酸」這種物質,被認為是消費者腎臟功能受損的主因,因此小林紅麴相關產品遭緊急下架。這一事件導致消費者對紅麴相關產品的信心嚴重受損。
「軟毛青黴酸」到底是什麼?
軟毛青黴酸(puberulic acid)是青黴菌代謝產生的化合物,具有腎毒性。若儲存或加工不當,黴菌容易繁殖並變質產生軟毛青黴酸。保健食品中常含有植物性成分或其他天然原料,若未妥善控制原料來源和製程環境,可能導致產品受污染,產生軟毛青黴酸。
日本厚生勞動省表示,此種化合物效果幾乎達到抗瘧疾的程度。但目前仍不清楚產品為何會含這種物質。攝入軟毛青黴酸可能對肝腎等重要臟器造成負面影響。後續經動物實驗也證實,該物質會引發腎臟中的腎小管壞死。
怎麼檢測保健食品中的軟毛青黴酸?
軟毛青黴酸的成因,推測是紅麴發酵過程中工廠管理不善,使原料遭到外來青黴菌或其孢子的污染,進而導致成品中檢出軟毛青黴酸。因此,在製造紅麴保健品時,應從原料選擇開始就進行嚴格控管。
可以優先選用台灣生產的紅麴原料,以確保品質安全。由於台灣目前沒有專門的機構可進行軟毛青黴酸的檢測,產品需要送至香港 STC(標準檢驗中心)等第三方公正單位進行檢驗。
市場上有許多紅麴產品,如活益清納豆紅麴、BHK’s 開環型紅麴及美國威德納豆紅麴。其中威德納豆紅麴在小林紅麴事件後迅速應對,將原料送至香港 STC 第三方檢驗單位檢測,確認無檢出「軟毛青黴酸」。威德對產品安全性及有效性堅持高標準的檢測,除「軟毛青黴酸」外,成品每批皆通過 SGS 安全檢驗,檢驗項目包括黃麴毒素 (B1.B2.G1.G2)、赭麴毒素 A、橘黴素、黴菌、酵母菌等,均達到安全標準。致力於為消費者提供安全、健康的選擇。
安全性和有效性一樣重要
小林紅麴事件給消費者和保健食品行業帶來深刻的教訓。呼籲消費者在選購納豆、紅麴等發酵類保健食品時,除了考慮功效外,還應關注產品的安全性。以紅麴產品為例,要特別留意是否有相關食品 SGS 安全檢驗報告。
因此,消費者在購買此類保健食品時,應謹慎選擇品牌,並查看產品是否具備完整的檢驗報告,安全且過認證的產品,才能為自身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避免因食用不安全的產品而產生潛在健康問題。
文/Heho健康整合行銷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