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桃鄉情

永遠的開拓者—教育家張明、王國秀

《左傳.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申論之,創制垂法,博施濟眾是立德;拯厄除難,功濟於時為立功;言得其要,理足可傳,乃立言。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創辦人、教育家張明將軍、王國秀女士伉儷,興學捐校,功宏化育,博愛慈光,永照人間。

《龍岡滄桑與風華》我的老兵父親胡傳虞

安徽古稱皖,境內有淮河、長江、新安江流過,淮河以北稱為皖北。胡傳虞就是出生於阜陽轄下的潁上縣潤河集的三胡莊。 他是胡家的第一個壯丁,下面還有三個弟弟、兩個妹妹。民國二十二年左右,因為黃河氾濫,民不聊生,十六、七歲的他決定從軍,謀求生路。

《龍岡滄桑與風華》大時代的光與影

我小媽姚懿貞不願意來台「做小」,但是我老媽可是現代「王寶釧」,苦等我爹十一載哪;她從20歲整整等到31歲呀!真是「把花期空錯過」。 老媽常向我們說她的故事,講我奶奶的凶悍,讓她這新過門的媳婦不到三天,便丟了幾匹布,給全家老小一人做一套新衣服。

《龍岡滄桑與風華》賈大頭與崔大個

父親認識的老朋友中,賈鴻臣賈伯伯算是極有歷史與分量的一位,他是和父親一起幹班、排、連長的八十七軍九十五師的老兄弟。 和父親有這般交情的,還有一位就是崔耀武崔叔叔了,他們二位都是我們安徽皖北的淮上健兒。

《龍岡滄桑與風華》慈母手中線

清晨快要醒時,夢見媽了;夢見她在一場大型演唱會中,為已經站在台上的演唱者縫補撕破的西裝,那場景十分之奇妙。鋼琴伴奏的前奏曲已叮叮咚咚的響起來,但見老媽不慌不忙的拈著針線,在那位主角的衣服上優雅的縫著,此時空氣好像都凝結了,時間也靜止了。

《軍在前哨》 金大班的最後一夜 陸一特外島兵淚襟退伍回台

陸一特,1473T,埔光部隊、班超部隊通信營有中連,架設排架二班野戰線路架設上兵黃禹銘報到。 民國76年8月30日,是陸一特1473T外島兵在金門的最後一晚,也是步兵一二七師班超部隊通信營有中連,與三三三師埔光部隊相連結的最後一梯。

《軍在前哨》 作戰命令附件二生效 全連疾衝心驚慌

民國七十年初,陸軍步兵三三三師駐防金西頂堡基地營測驗時期,有一天四營二連行軍到靶場打靶,通信兵拐拐突然接到作戰命令附件二生效!!! 唐老大帶著部隊火速調頭衝回營部,那真叫銜枚疾行!!曹軍銜枚低頭疾行,我軍揮汗噤聲快跑…。

《軍在前哨》 古寧頭戰史館 營長現地測考禮兵

民國69年冬,我在金門古寧頭戰史館前站禮兵。禮兵著裝,比照台北中正紀念堂憲兵,一站4小時,免除一切公差勤務,翻譯兵就在我旁邊待命勤務。 當年古寧頭戰史館,在坑道內,據點名稱是南18,每當高賓登島參訪時,駐防連長或副連長必須簡報。

《軍在前哨》 高賓上島 難忘大膽神泉蛋糕

我們當時大膽島北山連有高賓演習時,有四個地方人員要就位,北安寺、神雞、神泉茶坊,北洞五示範據點,其他人員除衛哨外,都要躲在據點內,不能亂跑。 當時上島沒多久的我(民國八十四年五月二十七日上島),住在北12據點,忘了是那位高賓上島,我跟另一個學長,兩人就神雞就位,沒多久就聽到南13據點的鐘聲,知道高賓上島了。

國軍隊徽的故事 埔光部隊:黃埔精神,再造榮光

埔光部隊,民國十三年10月12日成軍於廣州。前身是黃埔教導一團,歷經黨軍第一旅、國民革命軍第一師,第十四師,第二師、第三三師、第四十五師,再精實改造為步兵第三三三師、摩步第二九八旅、機步第二九八旅,現今正名機步三三三旅,代號埔光部隊。

三總松山分院榮民榮眷巡迴醫療 李棟樑慰訪醫護感謝照護國人健康

中華民國軍人之友社榮譽理事長李棟樑關心高齡榮民、眷屬就醫問題,建議國防部派出軍醫院醫護人員執行榮民榮眷社區巡迴醫療服務。三軍總醫院松山分院率先投入,至今已分赴4個社區、榮民退舍服務,榮民及眷屬感受關懷照護。

抗日傘兵烈士周劍敵、章鋒 109年入祀台北忠烈祠

湖南衡陽山區牧雲峰,民國109年豎立「鴻翔部隊抗日烈士紀念碑」,紀念抗日陣亡傘兵忠烈。台中市中央軍事院校校友會理事長王恒毅同年接獲大陸友人協請,調查發現,周劍敵、章鋒、孫根長等四位先烈尚未入祀國民革命忠烈祠,於是蒐整國史館等官方與民間檔案資料,呈報陸軍司令部。奉經總統府核定,於109年8月下旬辦理入祀國民革命忠烈祠。

鴻翔部隊抗日陣亡32人 湖南衡陽立傘兵烈士紀念碑

民國109年8月5日,曾參加廣西丹竹機場收復戰的中國抗戰老兵謝慈友與譯員張展猷,他倆相偕坐輪椅,來到湖南衡陽山區牧雲峰「鴻翔部隊抗日烈士紀念碑」揭碑典禮,謝慈友吃力地從輪椅上站起來,走向前方,向犧牲生命的傘兵戰友行軍禮,在場所有人無不為之動容。

奮勇殺敵 不惜犧牲 退伍傘兵湖南祭奠抗日先烈

「嚴守紀律 服從命令 奮勇殺敵 不惜犧牲 我們是三民主義的傘兵 我們是新中國的傘兵」,先後服務陸軍步兵第333師及空特部的退役軍官羅吉倫,11月底甫自湖南衡陽祭奠國軍傘兵先烈返台,回想起先烈抗日殺敵,奮勇犧牲,他援引傘兵歌詞,深以曾為中華民國傘兵的一員為榮。

回家了 埔光銀髮營長率部重返金門埔頭山

「回家了」,一下飛機,陸軍步兵第333師(埔光部隊)步五營老營長吳永、營輔導長呂健雄、營參一等同袍9人及寶眷,一行15人在導遊陪同下,自金門尚義機場,驅車直奔當年移防金門的第一個駐地-埔頭山營區尋根。
- 廣告 -

最新文章

頭條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