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誌

傳承眷村愛國及刻苦精神,資深媒體人李傳偉談新聞職涯的啟發

曾為華視知名主播、東森購物台副總、ETtoday董事長,再轉戰其它產業,資深媒體人、現任正崴集團獨立董事李傳偉,談起多年來的職場與事業經歷,他坦言,童年的眷村生活及家傳的『刻苦耐勞』精神,始終是支撐他的核心力量。此外,也因為眷村子弟的身分,目前另擔任中華眷村文化發展總會的理事,協助推動保留眷村文化。

跨越時代追求社會公平正義,專訪呂榮海博士談法律人生

知名律師呂榮海博士,不僅曾經協助國父紀念館的女性員工爭取權益,出任首屆行政院公平交易委員會委員,在其數十年的法律生涯中,親眼見證了台灣從農業、工商業,再到科技產業的經濟發展變遷,始終致力於社會公平正義的實現。

老輩風儀今何在

我在蘭陽師服務時的師長羅鎮將軍,今天(2022/09/11)賜我一文,敘述他在外島戰時和戰備時的中秋節。 捧讀之,感受到戰爭時,將士認命保國保家,老師長視兵如親,領導風範,較今之吹捧將軍,竟屢屢在媒體公然說謊,實在不勝唏噓,願與諸君分享來文。

投筆從戎的「博士之父」吳逢祥,前高科大校長吳建國談父親與黃埔價值

「父親他即使軍中的工作再忙,仍然非常重視家庭教育,不忘身為父親的責任,時時關注我們的課業,甚至要求我們每天寫日記,他再抽空批改,藉此鍛鍊我們的文采與學習態度。」前高雄科技大學校長吳建國,在回憶父親吳逢祥先生時,格外感念當年他的教誨與付出,尤其生活在那個物資貧乏的時代,能將一家七名子女都拉拔到取得碩博士學位,更加難能可貴,因而獲得「博士之父」的美譽。

懷念軍人父親鄧樞、妹妹鄧麗君,鄧長富藉黃埔 100 籲重視「敬軍、團結」

這裡的布置盡是令人思念的倩影照片,耳邊迴響的是四、五年級國人最熟悉的輕柔歌曲,在鄧麗君文教基金會的辦公室裡,基金會董事長鄧長富侃侃而談過往的記憶,提起小時候一家人居住在眷村的生活,與哥哥、弟弟與妹妹鄧麗君一起玩鬧的童年,也說到自己之所以會當職業軍人,妹妹鄧麗君成為「最愛國」的藝人,其實是深受軍人父親鄧樞先生的影響,因此格外感慨現今的社會氛圍,希望向大眾呼籲「敬軍」的重要性。

懷念我們樂觀奮鬥一生的媽媽

我的媽媽喬陳詩蓮,本名是聞順娣,是家中長女,因為戰亂,外公託一位陳姓長官先暫帶到台灣避亂,誰知自此海峽相隔,再也無法承歡膝下。媽媽自幼聰慧努力,自學做縫紉,在聯勤被服廠工作,手藝好,喜歡幫同事的忙。

感念父親胸懷,汪耀華博士論黃埔精神的承先啟後

汪耀華博士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單位服務四十餘載,兼具資訊專業與推展數位化職能,面對危機四伏的網路世界,毅然投身於資訊安全宣講任務。在職期間輪番對校內各學院系所教授,以貼切易懂的內容闡述,場場獲得熱烈迴響與好評。目前擔任台師大退休同仁聯誼會理事長,她感慨的說,高齡者是數位落差的弱勢族群,在網路世界裡,他們不知如何保護個資,不知如何防範詐騙,對於網路攻擊手法更是陌生。

葉葉為君舞清風,喚民妙筆傳播愛

政工幹校(現稱政戰學院)十期新聞系的才女徐喚民,現年83歲,因為擁有一顆喜樂的心,時時熱心助人,宛如凍齡的容顏,總是藉著生花妙筆,感動無數人心。

從黃埔精神到中華孝道精神 思源居士許華憲談軍校往昔

「當年,我希望成立一個永久懷念、追思父母,作為教育子女孝道精神的宗旨象徵,準備帶到海內外宣揚,於是以我們黃埔軍校親愛精誠的校訓為指導原則,設計『高陽堂思源居』的圖像。」陸軍官校32期畢業、今年87歲的思源居士許華憲,特別從黃埔談到孝道,提起高陽堂思源居的圖像主軸,是以八顆星象徵「四維八德」,這同時亦是黃埔精神的延伸。幾十年來,他更將黃埔精神當成自己的人生指導原則。

從正視黃埔建校百年紀念意義 管中閔重申中華民國真實歷史

隨著黃埔建軍建校即將在6月16日迎向一百周年的重大日子,包含政府、陸軍官校在這段期間,紛紛舉辦多場相關紀念活動。一場結合寶貴的影像資料,由徐宗懋圖文館參與製作,中央軍事院校校友總會、中華戰略學會、陸軍軍官學校校友總會共同合辦的「黃埔百年紀念特展」,將於6月15日在台北市政府1樓師生畫廊開幕,特展策劃人管中閔教授表示:「黃埔軍校的歷史與中華民國息息相關,因此不只軍界人士紀念黃埔百年,民間學界同樣重視保存及珍惜這段過往。」

感嘆戰火無情父子分離,陳力俊回憶父親陳志力

「民國38年(1949)的那一年,國共內戰的局勢已經到了最後關頭,我父親陳志力將軍在成都機場,親自送母親與我們幾個小孩搭上撤往台灣的飛機,這一別離,就再也無法得知彼此的消息,母親直到過世前,都沒能見著他一面。」台灣聯合大學系統校長陳力俊感慨地述說往昔。

餐飲轉職業務年薪百萬 up 永慶房屋陳奕伶:機會靠自己掌握

房仲第一品牌永慶房屋公開2024年形象廣告,以「誠實,從一個人的習慣,到一群人的信仰!」揭示永慶誠實服務決心。廣告中也有許多永慶經紀人「獻聲」分享自己的誠實體悟,令人印象深刻。記者獨家採訪到永慶房屋業務經理陳奕伶,她也有著屬於自己的暖心、誠實服務故事。

一心為國、無愧天地的黃埔軍魂 前大使介文汲記述伯父介景和、介景安

「從前,每回父親帶著晚輩們去中壢看我們尊敬的二伯父介景和時,都會想聽他講講在大陸的戰爭故事。不過,他雖然身經百戰,卻總是不願意談太多,我想,那是因為戰爭太殘酷了。」前外交官、駐紐西蘭大使介文汲接著提起四伯父介景安,「大陸淪陷後,沒能來得及撤離的四伯,曾因為黃埔軍官的身分,度過一段漫長而煎熬的日子。」但即使兩位伯父歷經了戰亂中國的苦難歲月,晚年時都從未後悔當年從軍報國的志向。

崇尚曾國藩盡忠為國與謙和之道 台揚創辦人王華燕憶述王潔將軍

民國26年(1937)8月,日本集結大軍猛攻上海,展開一場載入史冊的中日「淞滬會戰」。台揚科技創辦人王華燕回憶起父親王潔將軍,當時就在第88師帶領砲兵部隊,偕同其他部隊在上海一帶共同禦敵。「當年中國接受德國協助訓練的第87與88師,屬於最精銳的部隊,因此淞滬會戰等同是中日雙方王牌盡出。然而戰況相當慘烈,常常是一個營、一個團開往戰場不久,就消失在砲火之中。」

錢志仁:期待台灣藝術綻放 激發東西方創作新思維

雖然未能在四月下旬舉辦的2024年台北新藝術博覽會參展,錢志仁這位擁有30餘年創作經驗的知名畫家,也正開始籌劃個人回顧展,匯集早期、中期、晚期的作品。
- 廣告 -

最新文章

頭條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