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犀公益助力募資媒合讓失家兒「自行自立」迎向未來

「離開安置機構那一刻,他們真的準備好走下去了嗎?」對許多離院青少年来說,成年不只是年齡的數字,更是一連串現實挑戰的開始。每年,有許多孩子在18歲離開熟悉的機構,面對學業、就業與經濟壓力,在缺乏家庭支持下,常常感到孤單、無助。

犀犀公益為了讓這些孩子在轉捩點上獲得實質支持,中華育幼機構兒童關懷協會發起「支持失家兒青少年騎行挑戰」,並透過犀犀公益募資與媒合資源,讓孩子們象徵性地用騎行跨出未來的第一步。

讓善意更有力:募資 × 媒合 × 責信

犀犀公益不只是募資平台,更是推動改變的實踐者。

我們看見許多公益夥伴有理念、有行動力,但常卡在「沒資源」;也聽見許多民眾說:「我想幫忙,但不知道該捐哪裡。」

犀犀公益張宏如執行長擔任致詞嘉賓勉勵失家兒。圖: 犀犀公益提供

因此我們打造一個公開、透明、有責信的平台,讓每一筆捐款都能被信任,也真正帶來改變。我們也積極媒合企業與社會資源,協助公益組織順利推動計畫,讓合作轉化為實質幫助。

犀犀公益的角色,就是在中間架起橋梁,讓好計畫有機會實現,讓捐款人放心支持,讓有需求者真正受益。

從一台腳踏車出發 孩子們勇敢前進的成年禮

這次計畫即是一個具體實踐。自行車新文化基金會透過犀犀公益媒合,提供專業訓練與安全裝備;永笙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永笙KY)也響應犀犀公益的號召,捐助善款,成為孩子們堅強的後盾。

這不只是一趟旅程,更是一場成年禮—孩子們騎出困境,也騎出未來的勇氣。當天包括藝人威廉與卓卓到場為孩子加油,世界自行車日創辦人 Leszek Sibilski也現身聲援,展現對青少年的國際關注。

犀犀益執行長張宏如表示:「我們不只希望協助募資,更希望成為公益夥伴最可靠的同行者。每一場行動背後,不只是捐款數字,而是對人的信任與長遠支持。」

這不只是結束,是陪伴的開始

犀犀公益張宏如執行長與自行車新文化基金會王玫文執行長、世界自行車日發起人Leszek Sibilski博士出發前合影。圖: 犀犀公益提供

這場挑戰結束後,孩子們的路才剛開始。他們需要的,是持續的支持與看見,一條可以穩定前行的路,需要整個社會一起鋪設。

「今天的活動會結束,但這場倡議才剛開始。」未來,犀犀公益將持續串連夥伴,讓善意持續落地,為更多孩子點亮希望。

頭條留言
火報
火報https://firenews.com.tw/
秉持「正義」的精神,為民眾發聲,核心理念是社群共享、優質新聞。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大甲媽祖鑾轎抵西螺 張麗善迎駕籲中央效法媽祖正念助...

記者廖濬弘/採訪報導 台中大甲鎮瀾宮媽祖鑾轎於6日...

張惠妹首轟北京鳥巢 征服近20萬人集體靈魂出竅

張惠妹首轟北京鳥巢征服近20萬樂迷     照片提...

職能治療助攻長照3.0——打造10分鐘照顧圈,提升...

隨著台灣高齡人口快速增加,政府推動的長照3.0政策強調「醫療與照顧整合」,期望透過10分鐘照顧圈,讓長者能夠就近獲得專業的照護與復能服務。然而,許多長照機構受限於財務與人力配置,難以聘請完整的專業團隊,導致長者的復能需求無法充分滿足。

別再貼熱臉!台灣不能再當沉默的貿易順差國

編輯中心 面對美國突如其來調高台灣貨品關稅,政府僅...

台中大坑眺景秘境開箱! 觀旅局:4月到大坑5號步道...

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 台中市大坑5號山陵縱走步道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