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紀念堂清洗魚池的方法

圖文:王蘭芬

一直以來都很疑惑,中正紀念堂那兩個超大魚池「光華池」跟「雲漢池」都怎麼清潔呢?今天被我碰上了,原來這兩個池都以拱橋為界分成兩區,洗南邊時把魚趕到北邊,洗北邊則趕南邊。

趕魚趕魚講的很容易,實際操作起來還真累人。一大清早七八個工人帶著早餐過來匆匆吃完先嘩啦啦放乾池水,接著拿大漁網下去,拖拖拉拉包圍住大大小小紅魚黃魚白魚黑魚跟慢吞吞的烏龜,能游過去的游過去,套在網裡的眾人齊心協力嘿喲嘿喲整袋抬起幫忙搬家。

水放到後來,南北兩邊池子被中間較高地勢隔開,那還有魚在要清洗的那邊怎麼辦?工人彎下腰一隻一隻抓起來丟過去。男女有別這時看出來了,女性工人特別捨不得那些漂亮的,老是去追,一面喊著:「那邊還有紅的內,真水,啊擱五彩色欸。」抓到就憐惜地放到另一個池子裡。

男人則有特別心狠手辣的,撿起烏龜遠遠棒球投手似扔過去,還有一隻沒扔準砸中橋的側面,看得我跟一旁兩個看似中正紀念堂工作人員的哇哇大叫。

因為發現他們是工作人員,趕緊抓住機會厚著臉皮搭訕。

「請問一下喔,池子裡的魚除了讓遊客餵飼料,你們平常還會另外餵食嗎?」

對方搖搖頭:「不餵啊,已經吃太飽了。」

他們還說了,每年都會買新的魚放進去,只放鯉魚一種,但並不特別挑花色,所以每次來的樣子都不一樣。

「只放鯉魚?那烏龜哪兒來的?」

他們笑笑:「都是民眾放生的。」

池子裡漸漸沒水,剩下的魚啪答啪答地在泥濘裡掙扎,已經有許多小隻的動也不動瞪著眼躺在池邊明媚的陽光下。

不知道剛剛撞到牆的烏龜怎麼樣了。這樣想著,慢慢沿著迴廊往離開的方向走去。

廊間平常熟悉的退休英文老師張大哥仍在咿咿呀呀拉著二胡,九十七歲的胡伯伯撐著拐杖還能中氣十足拔高嗓子唱「四郎探母」,但唱戲的越來越少,也會拉胡琴的蕭先生回大陸,總是穿著體面西裝的桑校長已經行動不便不能來了。

今天星期一,陽光燦爛。

 

頭條留言
王 蘭芬
王 蘭芬
畢業於東吳大學英文系,曾在北京大學中文研究所就讀,著有《圖書館的女孩》、《影劇小記者的秘密日記》、《旋轉木馬嘩啦啦啦》、《夏天與甲蟲的故事》、《寂寞殺死一頭恐龍》。 當過好多年記者,現在是超愛寫臉書的家庭主婦,並認真進行散文及小說創作中。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張惠妹首轟北京鳥巢 征服近20萬人集體靈魂出竅

張惠妹首轟北京鳥巢征服近20萬樂迷     照片提...

職能治療助攻長照3.0——打造10分鐘照顧圈,提升...

隨著台灣高齡人口快速增加,政府推動的長照3.0政策強調「醫療與照顧整合」,期望透過10分鐘照顧圈,讓長者能夠就近獲得專業的照護與復能服務。然而,許多長照機構受限於財務與人力配置,難以聘請完整的專業團隊,導致長者的復能需求無法充分滿足。

別再貼熱臉!台灣不能再當沉默的貿易順差國

編輯中心 面對美國突如其來調高台灣貨品關稅,政府僅...

台中大坑眺景秘境開箱! 觀旅局:4月到大坑5號步道...

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 台中市大坑5號山陵縱走步道海...

中市慶伊斯蘭開齋節與穆斯林同樂 林副秘書長祈祝平安...

感受穆斯林文化魅力!台中市政府今(6)日在台中清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