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林沖被高太尉陷害,從高級軍官變成囚犯,路過大財主柴進家裡,柴進家裡有個洪教頭,很不爽林沖,柴進要兩個人比試一下)
文:李天豪
在我開始分析之前,我市儈的說明一下。
如果你對小說沒興趣,那麼試著想想以下的情景
柴進=企業大老闆
洪教頭=資深主管
林沖=麻煩纏身的新進員工
現在老闆要新進員工跟資深主管實際比一下雙方能力,爭奪一筆50萬的獎金
這樣會不會更有興趣一點?
如果有,就跟我一起看下去吧
來看一段非常精彩的原文:
柴進起身道:「二位教頭較量一棒。」
林沖自肚裏尋思道:
「這洪教頭必是柴大官人師父,不然我一棒打翻了他,須不好看。」
柴進見林沖躊躇,便道:
「此位洪教頭也到此不多時,此間又無對手。林武師休得要推辭,小可也正要看二位教頭的本事。」
柴進說這話,原來只怕林沖礙柴進的面皮,不肯使出本事來。
林沖見柴進說開就裏,方纔放心。
只見洪教頭先起身道:
「來,來,來!和你使一棒看。」
一齊都哄出堂後空地上。莊客拿一束棍棒來,放在地下。
洪教頭先脫了衣裳,拽扎起裙子,掣條棒,使箇旗鼓,喝道:
「來,來,來!」
柴進道:
「林武師,請較量一棒。」
林沖道:
「大官人,休要笑話。」
就地也拿了一條棒起來道:
「師父請教。」
洪教頭看了,恨不得一口水吞了他。
林沖拿著棒,使出山東大擂。
打將入來。洪教頭把棒就地下鞭了一棒,來搶林沖。
兩箇教頭就明月地下交手,真箇好看。
兩箇教頭在明月地上交手,使了四五合棒,只見林沖托地跳出圈子外來,叫一聲:
「少歇。」
柴進道:
「教頭如何不使本事?」
林沖道:
「小人輸了。」
柴進道:
「未見二位較量,怎便是輸了?」
林沖道:
「小人只多這具枷,因此,權當輸了。」
柴進道:
「是小可一時失了計較。」
大笑著道:
「這箇容易。」
便叫莊客取十兩銀子,當時將至。
柴進對押解兩箇公人道:
「小可大膽,相煩二位下顧,權把林教頭枷開了,明日牢城營內但有事務,都在小可身上,白銀十兩相送。」
董超、薛霸見了柴進人物軒昂,不敢違他,落得做人情,又得了十兩銀子,亦不怕他走了。
薛霸隨即把林沖護身枷開了。
柴進大喜道:
「今番兩位教師再試一棒。」
洪教頭見他卻纔棒法怯了,肚裏平欺他做,提起棒卻待要使。
柴進叫這:
「且住!」
叫莊客取出一錠銀來,重二十五兩。
無一時,至面前。
柴進乃言:
「二位教頭比試,非比其他,這錠銀子,權為利物。若是贏的,便將此銀子去。」
柴進心中只要林沖把出本事來,故意將銀子丟在地下。
洪教頭深怪林沖來,又要爭這箇大銀子,又怕輸了銳氣,把棒來盡心使箇旗鼓,吐箇門戶,喚做把火燒天勢。
林沖想道:柴大官人心裏只要我贏他。
也橫著棒,使箇門戶,吐箇勢,喚做「撥草尋蛇勢」。
洪教頭喝一聲:
「來,來,來!」
便使棒蓋將入來。
林沖望後一退,洪教頭趕入一步,提起棒,又復一棒下來。
林沖看他腳步已亂了,便把棒從地下一跳,洪教頭措手不及,就那一跳裏,和身一轉,那棒直掃著洪教頭臁兒骨上,撇了棒,撲地倒了。
柴進大喜,叫快將酒來把盞。
眾人一齊大笑。洪教頭那裏掙扎起來。
眾莊客一頭笑著,扶了洪教頭,羞顏滿面,自投莊外去了。
———
上述這段大約一千字的原文,描寫了三個人的心理狀態。
如果只看熱鬧,大概就覺得林沖武藝很高,打趴了一個看他不爽的對手。
但是這種比武有什麼值得特別描寫的嗎?
感覺上,就算刪除掉也不妨礙整體故事情節啊?
但是,我就不這麼看,我打算細細的剖析,把現實世界中複雜無比的人際關係,透過《水滸傳》這種傳世名著的情節,展現在大家面前。
以下開始分析:
首先,有個非常奇怪的描寫,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柴進居然要林沖戴著枷,和洪教頭比武。」
而且,明顯不是疏忽,因為林沖與洪教頭,比了四五個回合後,林沖不比了,柴進還一副傻乎乎的樣子,問林沖為什麼不比?
直到林沖說自己戴著枷,太不公平了!
柴進才反應過來。
這是什麼四大名著,現實世界哪有這種情況,這根本就是亂寫…
真的嗎?
其實,書中絕大多數不符合常理的內容,才是真正的社會常態。
我們之所以看不懂,是因為我們自己缺乏社會閱歷。
只要慣走江湖飽經世事,就會明白施耐庵這樣安排情節的理由。
不信?
那我來分析一下:
首先,柴進為什麼讓林沖,與洪教頭戴著枷比武?
「因為柴進討厭洪教頭。」
怎麼可能?
洪教頭不是柴進家的客人嗎?
怎麼不可能…你家的客人,你就一定喜歡嗎?
我們替柴進想想,那個洪教頭每天在柴進家裡面大吃大喝,甚至對柴進並不怎麼尊敬(這個可以從原文的描寫看出,我怕內容太雜,就不引用原文了)
如果我們設身處地的以柴進的立場來思考,就能明白柴進看到林沖的反應了。
柴進心想:
「洪教頭,今天我倒要看看,你有多大的本事。」
「你看不起林教頭,我現在就讓人家戴著枷,跟你比!」
那麼,林沖為什麼比了幾下就不比了?
從最後的結果看來,林沖拿不拿掉那個枷,都能打趴洪教頭…
林沖為什麼不動手?
因為林沖的性格,會讓他碰到事情,總是猶豫再三。
(這一樣可以從之前的故事看出來)
簡單的說:
「林沖太聰明了,會把事情想太深了,所以就猶豫了。」
林沖一開始答應比武,是因為他認為柴進也想打壓一下洪教頭的威風。
但是,遇事想的太多、想的太深,也是林沖的最大缺點。
所以,林沖很快覺得,事情也許並沒有這樣簡單。
因為,柴進是什麼人?
林沖並不瞭解….
更主要的是,柴進這種富二代的品行有多高?
林沖實在沒有信心….
再回想,洪教頭一副老神在在的樣子,就讓林沖更摸不清路數了。
所以,林沖戴著枷與洪教頭打了幾個回合,就不敢再打了。
不是他不能打趴洪教頭,而是打趴之後會怎麼樣,林沖實在是無法確定…
林沖的想法是:
如果柴大官人,只是想讓林沖滅滅洪教頭的嘴
這太好辦了,洪教頭雖然功夫也不錯,但是以林沖的身手,戴著枷,也肯定能打敗他。
問題是,如果這個洪教頭的態度,源自於人家跟柴大官人,有著非常不一般的關係,搞不好是什麼親戚之類的。
而柴大官人為了給洪教頭提高江湖名氣,所以就故意設局,讓洪教頭傲慢無禮,故意尋碴與林沖比武,然後柴進促成這樣一場,絕對不公平的比武。
最後,好讓洪教頭擁有打敗八十萬禁軍教頭的大名。
那林沖戴著枷就把人家打敗了,這可把柴大官人得罪死了。
以林沖的性格,哪敢幹這種事呢?
回到一開始的比喻:
你一個新進員工,很有本事。
但是你真的敢進公司第一天,就當著大老闆的面,讓一個資深主管下不了臺嗎?
你不怕這個資深主管是老闆的心腹嗎?
你如果莽莽撞撞的把這個資深主管搞得下不了台,真的會沒事嗎?
(以下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