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數字能源舉辦構網&儲能安全論壇,共商構網商業與儲能安全生態

上海 2025年6月23日 /美通社/ — 2025年6月12日,華為數字能源於上海舉辦了構網&儲能安全論壇,來自光儲行業的客戶,伙伴,保險公司,認證機構等齊聚一堂,圍繞構網技術發展趨勢及應用、商業實踐、儲能安全生態建設等話題進行探討和分享。在會上,華為數字能源攜手客戶、伙伴、保險公司、認證機構發起儲能安全倡議,共同推進儲能安全邁向新台階。

華為數字能源智能光伏產品線總裁周濤致開幕辭,隨著全球能源轉型推進,儲能作為支撐可再生能源大規模接入和電網穩定運行的關鍵,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與挑戰。構網型儲能以其卓越的電網支撐能力,已成為儲能領域的前沿熱點,而儲能安全更是關乎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重中之重。華為數字能源剛推出了全新的FusionSolar9.0智能光儲解決方案,推動構網技術從儲走向光儲,走向全場景,實現全面應用。

堅持高安全標准是維護電網穩定的核心,華為數字能源提出「不起火、不爆炸、不擴散、不傷人」四大卓越安全標准,從芯到網的安全設計提升系統可靠性。華為將堅定不移地持續創新,聯合客戶、伙伴、行業組織等共同推動安全標准的落地和商業模式創新,確保產業鏈各方都能從技術進步中獲益,擁抱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構網商業:推動主動安全構網應用,加速新型電力系統建設

Wood Mackenzie亞太研究總監Robert Liew 與VDE業務總監Patrick Zank分享了有關於構網技術對於新能源投資的作用,以及統一市場標准及建立市場信任對於大規模使用必要性的觀點。SchneiTec電力管理部總監Vannsith Ith與TÜV南德智慧能源高級經理邱必力就柬埔寨首個儲能電站項目進行了分享,由TÜV南德開發的構網型技術標准PPP 58232對於柬埔寨項目進行了實證測試, 此次測試成果為構建穩定可靠的智能電網提供了實證基礎,並對東南亞構網型項目的開發提供示范。

華為數字能源構網型儲能業務CTO陳丹青表示,構網技術的大規模商用面臨四大技術難題,包括多機並聯穩定、寬頻振蕩抑制、強過載支撐、設備安全可靠性等。

華為數字能源提出智能組串式構網型儲能技術體系。構網能力貫穿發輸配用各個環節,並重新定義了構網能力的硬核標准:構網型儲能應具備貫穿電力系統發輸配用的全儲能性能、全電網工況、全生命周期構網能力,可為電力系統提供確定性的穩定支持,且以一套構網型儲能平台滿足未來不同商業模式需求。華為智能組串式構網型儲能在青海、西藏等項目中通過嚴苛實證測試,並在GW級項目中成功應用。

儲能安全生態:共築安全防線,打造產業可持續發展基石

慕尼黑再保險公司區域業務總裁(非壽險)陳偉澎圍繞在其演講中分享了保護儲能電站全生命周期安全的觀點。德國萊茵TÜV大中華區電力電子產品服務總經理陳雄認為,真正的系統安全應貫穿儲能系統全生命周期。

華為數字能源構網型儲能領域總裁鄭越指出,儲能系統具有高密度、高電壓、大電流三大典型特征。在生命周期內,儲能系統的電化學不一致性、電網的不確定性、數字化管理能力不足等都可能導致巨大的安全隱患。針對這些問題,華為數字能源推出了創新的「磐石電池包」、「組串式雙極架構」、「智能健康診斷」三合一的安全體系,確保儲能系統的全生命周期安全。

  • 將電池包作為最小的安全單元,遵循電池熱失控的機理,采用三重絕緣以防止電弧、熱蔓延和火災。
  • 通過架構設計有效防止電流反灌,確保高低壓穿越期間有功功率保持穩定,支持電網的快速恢復。
  • 領先的數字化管理平台使安全可視化和可管理,從芯到網的智能安全防護支持最長7天的故障預警、30種以上的故障識別、24小時實時狀態監測。

華為數字能源聯合國際權威機構DNV,對其智能組串式構網型儲能系統成功進行了極限燃燒試驗,全面驗證了其在極端燃燒場景下的安全防護能力。此外,論壇期間通過華為東莞構網型儲能綜合實驗室,展示了針刺、浸水、熱失控三大極端測試過程。測試結果有效驗證了該系統在「不起火、不爆炸、不擴散、不傷人」四大卓越安全標准及「電網友好型、負荷友好型、環境友好型」三大基本安全標准下的安全表現。華為數字能源將持續提供全生命周期高質量、高安全的光儲解決方案,攜手產業鏈奔赴可持續發展的綠色未來。

論壇最後,華為數字能源聯合客戶、伙伴、組織機構發起儲能安全倡議,旨於完善儲能專屬消防規范、推動儲能安全分級全球推廣和持續迭代、建立儲能系統全生命周期可視可管的安全能力、建立儲能項目全流程風險評估體系,從而守護能源未來,共築安全基石,共同推進儲能安全邁向新台階。

頭條留言
美 通社
美 通社
美通社通過其多管道發佈網路、受眾情報、定向、評估及資訊披露和投資者傳播服務,説明企業和組織與媒體、消費者、決策者、投資者及普通大眾進行充分、及時的動態對話,從而為塑造品牌、打響知名度、影響公共政策、推動銷售和籌集資本提供支持。 美通社在1954年開創了企業新聞稿發佈行業的先河,通過分佈在南北美洲、歐洲、亞洲和中東16個國家和地區的無與倫比的辦事處網路,借助與全球領先新聞機構之間的獨特關係,用40多種語言將客戶與170多個國家的受眾聯繫起來。全球4萬多家公司、組織和政府機構都在使用美通社的服務,其中包括50%以上的財富500強企業。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一場價值百萬的詐騙紀實/北京阿姨的夢醒時分與她的破...

墨新聞|記者游宏琦/高雄報導《詐騙紀實》 ~從高雄...

三讀通過普發現金1萬元 丁學忠:為民眾爭取喘息空間...

墨新聞|楊秉鈞立法院今(11)日三讀通過《因應國際...

在你的眼裡看見自己》明明想分手,卻又放不下?白瑜揭...

墨新聞|記者韋石/綜合報導 當你愛上一個人,是...

賴瑞隆暖心麵包送台南 支持協助救災復原工作

圖/賴瑞隆服務處 南部最大聲/記者 鄭司文 高雄...

芮森醫學診所成功協辦第二屆醫學研討會 逾百位專家...

商傳媒|記者馬兆麟/台北報導由芮森醫學診所協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