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芬蘭-拉布拉多省是加拿大最東部的一個省份,包括紐芬蘭島及與加拿大本土相連的拉布拉多地區。紐芬蘭島約台灣的三倍大,人口僅約50萬,傳統上經濟以漁業為主,旅遊業其次,與加拿大其它省相比,算是個「窮」省,但近年發展近海石油業,讓經濟有比較好的成長。
傳統上纽芬蘭的旅遊業是以歐美愛好戶外活動者為主要招攬對象,做為一個從台灣來的身障者,大概不符紐芬蘭人的預期。在我和太太近兩週的自助旅行中,好幾次被當地人或其他加拿大人問到怎麼會想去那裡,我都半開玩笑回答:「我們的島只有此地的1/3大小,但人口幾乎50倍,我們喜歡空曠的地方。」其實紐芬蘭在地圖上看來空曠,但處處有景,不一定得登山涉水,光是坐車坐船走馬看花,也頗有可觀。
紐芬蘭緯度和德國北部相當,但氣候更為寒冷潮濕,只有五月中至九月中較適於旅遊,主要的賣點有三項:五月中至六月的沿岸冰山,七月至九月的賞鯨,以及五月至八月的各種海鳥,當地旅遊局自稱是「世界海鳥之都」。此次六月中下旬前往,主要觀賞目標就是冰山及海鳥。
紐芬蘭沿岸的冰山絕大部份是格陵蘭的冰河崩裂入海的大冰塊,經過數月漂流,被洋流帶到這裡。許多冰山近到站在岸上就可以看見,甚至擱淺在岸邊。但要找到不用辛苦跋涉的海岸,最好加入當地人所發起,專門追踪冰山動態的臉書社團,上面有即時訊息,指點汽車可達的海岸小路或好的攝影位置。
除了在岸邊遙望,若不怕暈船,能出海近距離接觸,當然會有更不一樣的感覺。在旅遊季節,東岸各港口多有遊船可帶客人出海,運氣特好的,冰山、海鳥及鯨魚一次看到爽。我們為了看一座較大的冰山,乘坐一艘快艇,來回各45分鐘,仍然深感值得。
這座冰山被許多人說形狀像瑞士的馬特洪峰,連和我們同住一間民宿的瑞士人也這麼說。冰山上的橫紋據說是古早冰島火山爆發後,火山灰飄到格陵蘭的沉積層。造成這些冰山的雪都有萬年以上的歷史,在海上漂浮了一些破碎的小冰塊,被船家撈起來讓大家直接試嚐,味甚甘美。
看冰山不像看極光那麼倚仗運氣,只要在適當的月份前往,基本上都看得到,只是數量多寡和體型大小可能有差。看够了冰山,追尋海鳥的身影是另一個重點,那是下次的主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