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揭示亞太百強學校:16所香港學校入榜,國際課程展現優勢

教育新聞專題報導

香港 2025年7月9日 /美通社/ — 由津橋教育集團有限公司贊助的一本全新書籍《亞太區百強頂尖學校排名》於今日正式發行,為家長、學生及教育專業人士提供了對亞太地區頂尖中學的深入了解。書中以牛津和劍橋大學近年的錄取數據為基礎,分析學校的申請及錄取表現,並首次揭示了國際課程在全球頂尖大學申請中的競爭優勢。

16 所香港學校入榜,傳統名校與國際學校齊頭並進

香港共有 16所學校 躋身百強榜單,充分展現了本地學校的教育實力。傳統名校如 聖保羅男女中學喇沙書院 和 拔萃男書院等持續保持卓越的學術表現,穩居榜單之列;而國際學校方面,哈羅香港國際學校漢基國際學校 以及 英基學校協會旗下的多所學校也憑藉優異的錄取數據成功入榜,進一步鞏固了香港作為亞洲教育樞紐的地位。書中還提到,新加坡以21所學校入榜領跑,而上海則以17所學校緊隨其後。深圳、北京和其他內地城市的學校亦表現不俗,其中深圳國際交流學院、上海領科教育學校以及北京十一學校等均為榜單中的佼佼者,顯示內地國際學校的崛起。

非本地課程的競爭優勢:牛劍錄取的成功密碼

書中揭示,除少數學校外,大多數上榜學校均提供非本地課程,例如國際文憑課程(IBDP)、A-Level 和 AP 課程等。這些課程以其國際化設計和學科深度,成為學生申請牛津和劍橋的有力工具。根據書中的數據比較,不同課程在學科競爭力上各有優勢:A-Level 課程 在數學和物理等理科領域尤為強勢,深受牛津及劍橋大學的青睞;IBDP 課程 強調跨學科探究,尤其在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表現突出;AP 課程 雖主要針對美國方向。這一結果顯示,非本地課程不僅提升了學生的學術競爭力,也為學校的國際化發展提供了重要參考。

排名方法:六大指標構建全面評估

作者採用科學嚴謹的方法對學校進行排名,基於以下六大指標:學校向牛津和劍橋提交申請數量的佔比、獲得錄取通知的學生數量佔比、最終入學人數的佔比、錄取人數與申請人數的比率、最終入學人數與申請人數的比率,以及最終入學人數與錄取人數的比率。這些數據經標準化處理後,確保排名公平透明,為家長、學生和學校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

作者專訪:一本書如何改變亞洲教育?

本書作者何紹民畢業於牛津大學工程學,其後於倫敦帝國學院和劍橋大學完成碩士學位,並於哈佛大學從事教育科技研究,現為香港津橋教育集團的客席顧問。在接受專訪時,何先生表示:本書旨在為亞太地區的頂尖學校提供一份全面的概覽。與傳統以考試成績為主的排名不同,本書採取全新視角,重點介紹那些在牛津和劍橋大學錄取統計中表現優異的學校——這些世界頂尖大學不僅追求卓越的學術表現,還在尋找未來的全球領袖。他特別指出,非本地課程的普及對提升學生的國際競爭力至關重要。未來,如何在本地課程中融入全球化視角,可能是提升亞太教育競爭力的關鍵。

亞太教育的區域趨勢

書中分析,新加坡、上海及香港的教育實力全面展現,成為亞太地區的三大教育樞紐。中國內地的國際學校則以迅速崛起吸引了廣泛關注。深圳國際交流學院、上海領科教育學校等學校,通過 A-Level 和 IB 課程,幫助學生在牛劍申請中屢創佳績。其他的中國內地國際學校,則憑藉雙語教學和國際化理念穩居榜單,彰顯國際課程的優勢。

未來展望:教育政策與課程發展的新方向

作者希望這本書的發行或將成為亞太地區教育變革的重要契機。非本地課程的優勢日益明顯,如何在本地課程中融入國際化視角,將是各地教育政策制定者的重要議題。同時,排名中對不同課程學科優勢的分析,為家長和學校提供了實用的參考依據。隨著全球化教育趨勢的加速,《亞太區百強頂尖學校排名》的問世,為亞太教育界帶來了新的思考與挑戰。

頭條留言
美 通社
美 通社
美通社通過其多管道發佈網路、受眾情報、定向、評估及資訊披露和投資者傳播服務,説明企業和組織與媒體、消費者、決策者、投資者及普通大眾進行充分、及時的動態對話,從而為塑造品牌、打響知名度、影響公共政策、推動銷售和籌集資本提供支持。 美通社在1954年開創了企業新聞稿發佈行業的先河,通過分佈在南北美洲、歐洲、亞洲和中東16個國家和地區的無與倫比的辦事處網路,借助與全球領先新聞機構之間的獨特關係,用40多種語言將客戶與170多個國家的受眾聯繫起來。全球4萬多家公司、組織和政府機構都在使用美通社的服務,其中包括50%以上的財富500強企業。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論語》遇上AI!中華孔孟學會暑期營引領語文教育走...

在人工智慧浪潮席捲全球教育現場的今日,語文課堂不再只是字句解釋與作文練習。由中華孔孟學會主辦、TKB台灣知識庫CSR贊助下,整合新北市教育局、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情緒教育與發展中心(SEED)、中華未來學校教育學會等資源共同辦理的「2025暑期知性生活教育巡禮探索營」,於7月8日至9日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舉行。來自新竹以北超過40位中小學與大專院校教師齊聚,透過兩天沉浸式課程,實踐從經典文化到AI時代的語文教學創新革命。

嘉義市府啟動四階段災後復原行動 全市主要幹道已恢復...

墨新聞|記者宋其佳/嘉義報導颱風丹娜絲強襲嘉義市,...

美股產業巨頭一次網羅 00858將除息

墨新聞|新聞策劃編輯部記者李婉如/綜合報導 美國總...

護理職場創新有成 嘉基獲衛福部獎勵雲嘉區居冠

墨新聞|記者宋其佳/嘉義報導在醫療現場,護理師是最...

國軍桃園總醫院後門通行難與停車繳費慢 民眾盼醫院優...

墨新聞|綜合中心【綜合中心/桃園報導】位於桃園市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