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博館《來嘉找蛙生態營》圓滿落幕 學童走進自然成為小小行動家

墨新聞|記者宋其佳/嘉義報導

為響應嘉義市建城320+1活動,嘉義市立博物館於114年7月19日至20日舉辦《來嘉找蛙生態營》,吸引全國國小四至六年級學童踴躍參與,透過兩天一夜的生態探索與環境教育課程,引領學員走入自然、認識嘉義特有的諸羅樹蛙與在地濕地生態系統,在知識與行動中深化對環境共存與保育的理解。儘管受到颱風影響,部分原訂戶外課程臨時轉至室內進行,但活動依然精彩充實,學習熱情絲毫不減,為今夏留下難忘回憶。

此次活動課程橫跨生態教育、手作體驗與夜間觀察,帶領孩子們從認識兩棲類的成長歷程、生態棲地構成,到外來種入侵對環境的衝擊等議題,深入淺出地揭示自然運作的奧妙。原定戶外夜觀場地改至嘉義大學蘭潭校區,在下著細雨的夜晚,學員們頂著微濕的空氣展開戶外觀察,靜靜傾聽蛙鳴聲響,在濕潤林地中發現自然的驚喜。許多孩子第一次體會在雨中與青蛙「面對面」的真實感動,專注神情與眼神中閃爍著探索的光芒。

嘉義市長黃敏惠表示,嘉義市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與人文底蘊,此次《來嘉找蛙生態營》以寓教於樂的方式,結合博物館教學資源與戶外場域探索,讓孩子們透過實地觀察,培養對家鄉的認同與環境保護的責任感。尤其今年活動適逢建城320+1的重要節點,更顯意義非凡。市府團隊將持續推動環境教育與永續發展,落實「嘉義人關心嘉義事,異鄉人探索嘉義市」的城市願景。

文化局表示,原預定前往北香湖公園與嘉義公園進行戶外教學,因風災導致公園部分區域封閉,臨時調整戶外課程為室內授課,孩子們也因此更深刻地感受到自然環境的脆弱,進一步理解氣候變遷對生態的影響。這場風災意外成為最真實的環境教材,引導學員反思人與自然之間的依存與責任,體認保育與共存的重要。

在最後一堂課中,孩子們分組上台分享自己的觀察心得,從棲地模擬設計到青蛙的叫聲辨識,每個小組都展現出高度的學習熱忱與合作默契。活動中展現的團隊精神與行動力,也正是嘉義市致力推動環境教育的目標之一讓孩子們成為能夠影響家庭、校園,甚至整個社會的「小小行動家」。

嘉義市政府感謝每一位參與的小朋友、辛苦帶隊的講師、小隊輔與行政支援團隊,讓這場夏日生態營不僅充滿知識與歡笑,更圓滿順利地落下帷幕。未來市府將持續舉辦多元生態教育活動,讓更多孩子在學習中愛上自然、關心環境,並在日常中實踐永續行動,為嘉義打造一個全民共享、世代宜居的綠色永續城市。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嘉博館《來嘉找蛙生態營》圓滿落幕 學童走進自然成為小小行動家

頭條留言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八德智慧監獄成爛尾工程 黃國昌怒轟法務部「政府太軟...

墨新聞|記者呂泓陞/台北報導全台首座「智慧監獄」八...

民歌大團圓登場大巨蛋 百位民歌手齊聚一堂唱出半世紀...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眾多民歌歌手代表出席2...

品嚐九州熊本在地風味 ABV推出期間限定「熊本美食...

墨新聞|新聞策劃編輯部記者李婉如/綜合報導 熊本,...

掌握健康新趨勢 美恆無限生醫以專業配方打造全方位保...

墨新聞|記者呂康滐/綜合報導近年國人對健康意識提升...

客家委員會推動客語文化傳承 舉辦全球客家流行音樂大...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全球客家流行音樂大賽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