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 NEXT 」 專題系列報導
專訪/Lilia Yu
甫揭幕的「大大溪計畫—未來生活式」(Grand Daxi Project)展覽,以推動大溪DNA及歷史記憶的轉化及再生為內涵,地方歷史建築群及小鎮日常生活空間為載體,從點到線與面,啟動一系列詮釋未來生活樣貌的展演及對話。
23年前「大溪之寶」運動,喚醒民眾文化資產保留意識,當時關鍵推手之一、現任教於高雄大學建築系的曾梓峰教授,也再次回到了大溪,擔任再造歷史現場 – 歷史文化風貌塑造發展總顧問。他表示,「百年前大溪作為淡水河上游重要貨物集散河港,與世界產生線性的連結,百年後的大溪,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但面對複合性、知識性的經濟轉型,大溪必須思考新的改變,接軌聯合國城鄉永續發展目標,現在正是大溪定義未來發展的關鍵時刻! 」由居民共同書寫下一個大溪百年。
「大大溪計畫概念展」,是文化部推動大溪「再造歷史現場計畫」,一個持續進化的行動舞台,藉由特殊的專賣店呈現大溪生活美學的獨特場景,以人為主體,呈現豐富的生活記憶和故事,重新發現大溪的絕對價值。
藉由這個獨特的舞台,文化部與桃園市政府、桃園市立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協力國立高雄大學智慧城鄉永續發展中心、在地及國際夥伴,共同策劃大溪「NEXT2030-再造歷史現場,邁向宜居好生活國際交流會」系列活動,透過在地及國際對話(Dialogue)方式,以城市再造、公共環境品質、空間美學與生態交通為議題,並邀請學者、建築師、都市規劃師、職人等,從離鄉、回鄉、留鄉、新居民、在地人與國際人的視點,描繪大溪下世代各種可能樣貌。
本次受邀與會的德國都會理念公司(The Urban Idea)創意主任歐習墨(Konrad Otto-Zimmermann),為國際生態交通聯盟與盛典活動之初始倡議者,致力推廣以生態人本交通為城市轉型入口,推動舊城鎮的再生與活化。
歐習墨(Konrad Otto-Zimmermann)將以從一個初來乍到的外地訪客與專家角度來觀察,從公共空間與都市環境切入觀察與走訪,並與在地深耕的職人、老商號、青年新創者與新大溪人展開對於未來這塊土地的宜居生活想像。
在歐習墨(Konrad Otto-Zimmermann)的視覺角度來看,大溪是一個充滿生命力的城鎮,人與人之間緊密的網絡連結,加上對不同的創新的兼容,是大溪最寶貴的資產;同時,他也觀察到大溪街道作為公共空間,外地遊客與當地居民使用方式,對做為生活與經濟經脈的街道空間所造成的張力。在NEXT 2030的對談中,以他多年的觀察及實際參與都市環境翻轉行動出發,分享韓國水原市生態交通盛典案例,透過實驗性、戰略性的行動設計,在真實的都市場域中,讓公眾、行人、甚至是商家,都能體驗街道作為公共領域所帶來的幸福感及停留經濟效益。
對於大溪創青們來說,不論是返鄉游子或是新移民,他們都是從『新』、『心』開始再度認識自己作為大溪人,摸索扎根的方式,來跨領域的尋求新的創意及靈感,重新打造與經營老屋空間,積極地打造夢想中的大溪新故鄉。
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陳倩慧館長表示,大溪的未來式需要由在地社區居民一起來共創與定義,共同挖掘,大溪已經不再只是老街區,結合周邊休閒農業區及水與綠基礎建設的發展,大溪將是大漢溪流域實踐永續生活公園的啟動場域。而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也不會是傳統展示文化歷史的建築群,透過街角館的連結,不論是中央市街上的老店舖,或是隱藏在后尾巷的水井小廣場,整個大溪都將成為展演新世代生活及未來城鄉價值的生態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