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天豪
俄羅斯疆域廣達1700萬平方公里,東西橫跨11個時區,寬約9000公里。
這是一個連搭飛機都嫌太遠的距離,要征服這樣的國家,實在是太困難了。
如果我跟你說,我想告訴你一個,有人率領一支軍隊打穿俄羅斯的故事,你會想到誰?
我打賭,你應該會想到「蒙古西征」。
沒錯,蒙古人的確幹過這種事情。
但是,這次我要說的這群人,方向跟蒙古人恰恰相反。
這次要說的故事是:
「有支軍隊,從西到東打穿了俄羅斯」
這是個連拿破崙和希特勒都做不到的壯舉,而故事發生的年代,夾在這兩個人之間。
更令人驚奇的是,他們中大多數人,原來是俄羅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抓獲的戰俘。
但是,他們卻把俄羅斯打得天翻地覆,最後還帶著巨額黃金,安全回到了家鄉。
他們就是「捷克軍團」,或稱為「火車上的捷克軍團」。
先說說這支捷克軍團的由來,這就要解釋一下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格局了。
一次大戰,是兩大國際集團之間的戰爭:
英法俄,組成「協約國」。
德奧土,組成「同盟國」。
(我們這裡不談幽默的義大利軍隊😉)
捷克軍團,就來自「被俘虜的」奧匈帝國軍隊。
被俘虜到變成一個軍團,這是怎麼回事呢?
解釋一下:
一次大戰之前,歐洲有好幾個歷史悠久的老牌大國,奧匈帝國就是其中之一。
當時,該國的疆域和人口都是歐洲第三,軍工業也很發達。
(發達的地方,就是今天的主角們的故鄉:捷克)
但是,當時的奧匈帝國皇帝弗朗茨卻很有自知之明:
「我的帝國就像是紙作的房子,有人用力踹一腳,就會散開。」
這句名言,被皇帝陛下的一個卑微的臣民牢牢記住了。
30年之後,這個卑微的小人物成為德意志第三帝國的元首,然後用這句話來形容俄羅斯,並且發起史上最大規模的陸地戰爭。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回頭說皇帝陛下!
皇帝陛下說的是真的嗎?
恐怕是的,因為這是一個拼裝車國度。
當時,奧匈帝國境內的統治者是日耳曼人(佔23%)與匈牙利人(佔21%)。
(現在你知道,為什麼叫做「奧匈帝國」了吧)
但是,兩個主體民族加在一起,也不過半。
其他另外一半的人,是離心離德的其他民族,比如斯拉夫人。
而且這些斯拉夫人,還各有各的語言、風俗、宗教,亂的不能再亂…
所以,奧匈帝國打這場第一次世界大戰,就像是開著用膠水、膠布貼起來的拼裝車去參加越野賽車一樣,驚心動魄的。
戰前,有30萬軍隊,主要是日耳曼人跟匈牙利人。
但是大戰一爆發,必須總動員,人數暴增十倍。
問題是這三百萬新兵,總共講20種語言,指揮體系只能用災難來形容。
這種軍隊,戰績當然也是災難。
一戰中的俄羅斯,打不過德國,但是面對奧匈帝國這台紙糊的拼裝車,卻是取得了不少勝績。
比如說,1916年,俄羅斯發動布魯西洛夫攻勢,俄軍在三天之內,就俘虜了20萬人。
當然,也不是當時俄羅斯的軍隊有多麼精銳,他們對上德軍也像紙糊的。
只是,受到「泛斯拉夫主義」影響,奧匈軍隊裡的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面對俄軍往往是:
「消極作戰卻積極投降。」
所以俄羅斯的戰俘營裡面,很快就湧進了眾多斯拉夫兄弟。
仗打得很艱苦的俄羅斯,也覺得這些斯拉夫兄弟可以利用,當砲灰也好啊。
所以,早在1914年,就成立了捷克+斯洛伐克部隊。
這些砲灰當著當著,卻發現老闆垮台了….
1917年,俄羅斯爆發革命,沙皇垮台了。
最後,全家都被殘酷的殺害了….
(而且,這件事情也跟這些捷克大兵有關)
新上台的臨時政府,為了換取英法等大國的支持,決定繼續當協約國的砲灰。
當然,砲灰越多越好,所以就繼續從戰俘中挑出捷克和斯洛伐克人,加入捷克斯洛伐克步兵旅。
但是,此時的俄羅斯今非昔比,已經逐漸鎮不住這些砲灰了。
而且,一個男人恰好到來,改變了這些砲灰的命運。
這個人,此前一直在協約國活動,日後成為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首任總統,也被捷克人稱為「祖國之父」。
他就是:
「馬薩里克」(Tomáš Garrigue Masaryk)
馬薩里克被協約國派遣到俄國,擔任捷克軍團的領導人。
他帶來協約國的承諾:
「只要捷克軍團能夠繼續對德國作戰,戰後將獲得獨立建國的待遇。」
這下子,砲灰們鬥志昂揚起來了。
本來,在奧匈帝國作戰,是當日耳曼人的砲灰。
後來,在俄羅斯帝國作戰,還是當俄羅斯人的砲灰。
現在,是為了自己民族的獨立解放而戰,那就不是當砲灰了,他們恢復了戰士的本色。
俄國臨時政府當時捉襟見肘,看這群捷克人能征慣戰,也就同意他們持續擴軍。
很快的,捷克軍團就發展到4萬人了,他們已經成為俄國境內的一支不可忽視的武裝力量了。
然而,此時風雲際會,政局瞬息萬變。
俄國居然再度發生了革命,列寧領導了十月革命,推翻臨時政府。
此時,新生的蘇維埃政府急需喘息時間,被迫跟德國議和,退出大戰。
這下子,捷克大兵們傻眼了。
(老闆在四年內換了三次,任誰都會傻眼吧。)
現在,他們的處境就很尷尬了。
本來,他們在俄羅斯境內,幫忙對抗德國,合情合理。
現在,俄羅斯與德國講和了,蘇俄禁止他們在自己的國境內與德軍作戰。
可是,他們想去西線幫忙,繼續為祖國獨立而奮鬥,卻又被德軍封鎖道路。
那麼,放下武器回老家可以嗎?
不行,因為此時的捷克軍團,被奧匈帝國視為叛國者,德軍抓獲後,可以不經審訊,直接槍斃。
那怎麼辦…
沒關係,還是有活路的。
因為,捷克軍團此時跟蘇維埃政權,還是有共通點的:
「他們都討厭德國人。」
畢竟,蘇俄剛剛跟德國人簽了史上最屈辱割地條約(《布列斯特和約》),他們對德國人也是恨得咬牙切齒,停戰只是迫於形勢而已。
所以,捷克軍團跟新生的蘇維埃政府談判:
「捷克軍團放棄大部分武器,換取向東前往符拉迪沃斯托克出海,再赴西歐作戰。」
這樣一來,兩全其美,好吧,走吧。
問題是,這條道路可是極其漫長的。
因為,他們必須要橫穿整個俄國,從靠近大西洋的那邊,走到太平洋岸的港口。
更糟糕的是,有很多仇人跟他們狹路相逢。
此時,蘇俄根據和約,正在將大量德奧匈戰俘向西運送回國。
在德奧匈戰俘,看來捷克軍團是叛徒。
捷克軍團也將這些德奧戰俘視為敵人,雙方摩擦不斷。
這怎麼可能不出事呢?
1918年5月,在烏拉爾地區的車里雅賓斯克,事情爆發了。
一個匈牙利戰俘丟石頭砸傷了一個捷克軍團士兵,捷克軍團開槍打死了他。
當地的蘇俄政府逮捕了開槍士兵,並決定處決。
但是,捷克軍團怎麼可能袖手旁觀?
他們迅速搶回了士兵,還佔領了車里雅賓斯克城。
這場衝突,導致蘇俄的軍事領導人托洛茨基,下令將捷克軍團繳械逮捕。
當然,捷克軍團士兵拒絕繳械,要打就來吧。
他們奪回武器後,沿著西伯利亞大鐵路,一路向東進攻。
這下子,捷克軍團的作戰對象,又從德軍變成蘇軍了。
照理來說,這幾萬捷克大兵在人家的國土上,應該是孤立無援才對啊。
畢竟,俄羅斯可是有上千萬軍隊的大國,能讓這幾萬人在家裡撒野嗎?
別的時候不好說,這個時候還真的可以。
當時,正是蘇俄剛剛誕生的時候。
那上千萬的舊俄羅斯部隊,已經被解散了。
但是,正在組建中的紅軍,尚未發展壯大。
更有意思的是,俄羅斯境內還有在反對蘇維埃政權的「白軍」,正在反撲。
幫俄羅斯算一下帳,他們的對手包括:
1.已經停戰,但是仍然虎視眈眈的德軍。
2.人數眾多,但是戰鬥意志不高的白軍。
3.軍力強大,但是隔著德國打不著蘇俄的英法美軍
4.人數不多,但是戰鬥力強橫的捷克大兵。
這…
這就導致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結果:
「能征善戰的捷克軍團,成了一股舉足輕重的力量」
他們開著裝甲列車攻城掠地,每佔領一地就推翻蘇維埃政權,扶持白軍。
一個月之內,捷克軍團順著鐵路往東走,佔領了符拉迪沃斯托克,還控制了西伯利亞鐵路沿線的大片地區。
之前說到,沙皇全家被處決的事情,就發生在這個時候。
在捷克軍團攻下葉卡捷琳娜堡前夕,為了防止當地關押的沙皇落入敵人之手,蘇俄將沙皇一家全部處決。
(唉…)
到了1918年9月,捷克軍團已經肅清了西伯利亞鐵路沿線的紅軍。
這支人數不多,但是殺傷力巨大的捷克兵團,已經成了大鬧天宮的孫悟空了。
到這裡為止,捷克大兵們已經做到了前無古人,可能也後無來者的壯舉了:
「他們從西到東,把俄羅斯打了一個貫穿」
事情還沒完。
就在此時,德軍在西線還發起了最後的進攻,一度將英法逼入險境。
所以,英法就想利用捷克軍團重建反德東線。
於是,協約國以救援捷克軍團的名義,組成聯軍佔領蘇聯遠東。
這支協約國聯軍打的,就是有名的「西伯利亞干涉戰爭」
參戰方包括:
「俄羅斯的白俄、大日本帝國、美國、英國、加拿大、法國、義大利王國、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大蒙古國。」
可謂聲勢浩大,連當時處於北洋政府統治下的中華民國,都派出了2300人參戰。
(這場很少人知道的「西伯利亞干涉戰爭」,讓日本入侵蘇聯的西伯利亞地區,跟蘇聯成了死敵,這部分故事,我下一期為大家說。)
現在來說說捷克大兵們的結局:
之後,捷克軍團名義上歸屬法軍,在協約國指揮下援助各路白軍。
在捷克軍團的幫助下,白軍佔領了伏爾加河中游的喀山,奪取了俄羅斯的儲備黃金。
「系統顯示:捷克軍團黃金儲備上升!!!」
(喀山就是沙皇的小豬撲滿啦,前幾年有個韓國公司放出假消息,說什麼打撈到一艘沈船,上面載運有沙皇的黃金,價值數千億云云,說的就是這筆黃金)
但是,就像大鬧天宮的孫悟空,打不過如來佛祖一樣,這群干涉部隊,也打不過蘇聯紅軍。
一方面,協約國這時被戰爭嚴重消耗,實在也派不出大軍助戰。
(唯一能派出大軍的日本,卻是內心有自己的小算盤,搞了一個日本扶持的東方共和國,這個故事以後再說)
再加上本地的俄國人也不歡迎他們,軍團士氣開始低落。
而且,紅軍擺脫了初期的不利後越戰越勇,於1918年9月重占了喀山。
這讓協約國干涉蘇俄,看起來越來越沒勝算了…
另一方面,奧匈帝國此時已經戰敗瓦解。
新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於1918年10月成立。
此時達到六萬多人的捷克軍團,開始想回家了。
於是,就在高爾察克白軍發動政變建立起獨裁政權後,捷克軍團開始消極作戰,並與高爾察克保持距離。
最後,甚至宣佈伊爾庫茨克一帶為中立區,兩邊都不幫。
1919年11月,紅軍佔領了高爾察克的首都鄂木斯克。
高爾察克帶著黃金倉皇逃竄,由於高爾察克的軍隊都已逃散,捷克軍團被協約國派來護送。
但是,這場護送很不順利,沿路遭到紅軍狙擊。
最後,這群捷克大兵做了一個很沒義氣的決定:
「紅軍放捷克軍團回國,捷克軍團拋棄高爾察克,並留下那些俄羅斯黃金當戰利品。」
(高爾察克:「臥槽!🥶」)
1920年9月,最後一批捷克軍團乘船歸國。
連同一些家屬,總共67739人安全返鄉。
那筆俄羅斯的600噸黃金,他們最後也拿到了五分之一作為軍費。
回國之後,他們用這筆黃金,在布拉格開了一家銀行,就叫軍團銀行。
來算個總帳吧:
在這西伯利亞的這場戰鬥中,除去投奔白軍和紅軍的,捷克軍團戰死四千多人。
但是,這些犧牲是有價值的。
戰後,捷克斯洛伐克作為一個獨立的國家得到列強的承認,而軍團中很多人成為新國家的軍政領導人。
果然,槍桿子才能出政權。
–
後記:寫這一篇的原因,是因為我發現,我有一位朋友居然在1月份跑到伊爾庫茨克去觀光了。
根據他回報,他那邊現在是-18度,所以寫這篇送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