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陳志東
沒有蜂炮時的鹽水小鎮,最趣味的,應該會是鹽水天主堂。
早年西方宗教在世界各地傳教經常遭遇文化鴻溝,因此1962年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中,確立了教會可與被傳教國的傳統文化相容,也開放香爐與祭祖,台灣各地也從此出現許多充滿在地特色的教堂,其中集大成者就是「鹽水天主聖神堂」。
這個教堂外觀有點像寺廟,最有趣是教堂內滿牆壁畫,上帝長得像南極仙翁,正讓耶穌背上十字架的是手持皮鞭的清朝服飾官兵,正前方「最後的晚餐」大壁畫看起來像孔子師徒同樂會,餐具是筷子,就可惜他們吃的是包子饅頭而不是鹽水意麵。每次來到這教堂,就覺得充滿歡樂。
這裡不是鹽水,是
,當地教堂也有著當年天主教在地化歷程的趣味景觀,耶穌跟聖母都打扮得像魯凱族人,最可愛是椅子雕刻成族人,背上小布袋裡頭裝著聖經。
頭條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