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下一個未來 「光輝十月:黃埔建校建軍百年的新時代價值與使命」座談會

即將於明(113)年6月13日迎來建校百年里程的黃埔軍校,這段歷史走過了東征北伐、抗日剿共。然而當國民政府遷台後,兩岸雖從敵對關係走向經濟交流,但政治軍事層面依然呈現對抗狀態。為此,由中華戰略學會指導、中華日報及樂聯網共同主辦的「光輝十月:黃埔建校建軍百年的新時代價值與使命」座談會,特別邀請前新聞局長鍾琴、教改專家段心儀、中華戰略學會秘書長鄭禮國出席,分別以不同專業與角度,論述黃埔百年精神進而探討台灣的下一步。(首圖:左起為中華日報副社長彭志平、前新聞局長鍾琴、教改專家段心儀及中華戰略學會秘書長鄭禮國。)

黃埔精神的意義
鍾琴表示,「目前國人逐漸淡忘民國初年的混亂局勢與黃埔建軍的歷史緣由,當時黃埔精神「犧牲、團結、負責」及黃埔校訓「親愛精誠」的目標,即包含延續國父孫中山先生的救國理念,以及成為穩定國家的重要力量。」

段心儀指出,「以國父對黃埔軍校開學訓示為內容的國歌,明確點出了『以建民國、以進大同』的方向。黃埔精神的價值,並非只能展現在軍中,更可以在社會發揚,從而建立起為國為家犧牲奉獻的價值觀。」

鄭禮國認為,「過去黃埔軍校廣納有志青年,培育無數知名將領,個個對軍人身分引以為傲,黃埔校訓『親愛精誠』也從陸軍延伸至其它軍種及警察體系學校。令人憂心的是,因時代變遷的認知扭曲,致使現今社會觀感不了解黃埔精神,也不再尊重軍人與職責。」

前新聞局長鍾琴。(圖:樂聯網編採中心)

為何而戰、為誰而戰?以黃埔精神客觀理性思考
鍾琴表示,「兩岸承平數十年,立即的軍事威脅緩和,不再像民國早期明顯面臨內憂外患,雖然似乎失去了需要抵禦的外侮對象,但黃埔建校的另一個意念就是發展維護中華民族文化,這是值得兩岸共同一起追尋的復興黃埔精神方向;另一方面,我們也要以客觀理性的態度,進一步思考面對『不知為何而戰,不知為誰而戰』的問題。」

段心儀提到,「目前國內以著重台灣史的教改課綱演變,從八八課綱、九二課綱再到九四課綱,透過內容及文字措辭的潛移默化,不僅改變廣大學子近20年來有關兩岸關係的認知,甚至也淡化了年輕世代對於中華民國與中華文化的認同感。」

鄭禮國注意到,「從中華民國『來台灣』、『在台灣』到目前『是台灣』的變化,教改已然弱化年輕人兩岸關係彼此的連結性,甚至對軍校學生的信念帶來影響,不再清楚了解國家的本源。然而就正在進行中的俄烏戰爭、以巴紛爭來看,戰爭殘酷本質與對百姓的傷害,我們更要明白到良善之人的命運,不可由少數政治人物來決定。所以亟需回歸黃埔的精神,釐清我們究竟該為何而戰。」

教改專家段心儀(圖:樂聯網編採中心)

善用數位資源掌握事實脈絡 重視兩岸歷史本源維持和平
鍾琴建議,「無論是年輕人或任何人,在接受單方面的學校教育之餘,同樣可利用網路數位化資源進一步吸收、求證不同層面的觀點與史料。尤其兩岸在經濟發展腳步日趨一致的路線下,應站在中華文化與中華民族傳承的角度,跨越兩岸分裂分治的差異。」

段心儀表示,「中華文化淵源流長,從先秦時代至今累積了無數先賢的思想,但若追溯期源頭,其實是以『仁』為核心,也就是以人為本的普世價值。而愛人為本的中華文化,也就是黃埔精神「犧牲、團結、負責」的中心思想。這即是我們需要讓年輕人去認識、了解,找回認同感的關鍵。」

中華戰略學會秘書長鄭禮國。(圖:樂聯網編採中心)

鄭禮國呼籲,「所謂『止戈為武』,以中華民國的現況,仍須維持不讓人欺凌的武力,但精神上的認同、認知差異將會嚴重影響戰力,甚至導致招不到入伍從軍,如何重振軍人的社會地位、提升福利待遇,是目前需要關注的重點。但當前國家處境,還須回歸到兩岸議題,要選擇走向和平或緊繃關係,在於廣大選民的一票。」

頭條留言
編採中心
編採中心
我們是一群正向思考與高度熱忱的新聞從業者,有溫度的報導與分享快樂的經驗,是我們24小時365天不分晝夜的職責!歡迎各單位及企業提供我們採訪訊息及活動通告,有任何編採的需求也請留言或提供給我們建議,請在電郵[email protected]留下您的好消息,感謝您。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2024年末最強快閃!快來台北南西誠品與楽玩多共度...

商傳媒|記者金政美/台北報導擁有眾多授權品牌、長期...

啟動潛能:明日女菁領袖峰會2024 激勵300多名...

第三屆峰會成為2024「青年節@HK」的夥伴活動之...

台灣運彩「棒球爭霸 全麵出擊」 登入彩券抽好禮 i...

商傳媒|記者陳品縈/綜合報導世界棒球12強錦標賽中...

趨勢科技守護醫療界人工智能創新及雲端資料

提供資訊保安方案保護AWS、Azure 和 Goo...

安麗受邀參與《超高齡社會白皮書》委員團隊 強調「...

商傳媒|記者陳品縈/綜合報導2025 年台灣將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