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舒舒看世界 Chouchou’s Diary】
今天是候鳥歸鄉的長途飛行旅程第二段 ~ 這次的轉機地點是德國南部巴伐利亞邦(Bayern)的慕尼黑機場。
我個人一直挺喜歡慕尼黑機場的:
1. 不似法蘭克福或者阿姆斯特丹機場那般大,轉機走很久,累又緊張;
2. 夠國際化,重要的洲際航線都有,又連結歐陸主要城市;
3. 德國特色的效率和整潔:關於這一點,今天轉機時突然發現,慕尼黑機場似乎有今不如昔的趨勢,是否和德國目前的「缺工」現象有關?需要進一步觀察和了解。
此次轉機時間超過13小時(應該是我的個人紀錄吧!),決定善待自己一下,捨棄平常會選擇的三明治,進入一家餐廳用餐。
‘’Wiener’s der Kaffee‘’ (中文直譯:維也納咖啡餐館),南德、奧地利地區常見的餐館咖啡店名,提供的也是這個地區有名的料理:維也納炸豬排,匈牙利燉牛肉(Gulasch )德國香腸等等,還有我最喜歡的一道巴伐利亞地方菜:白香腸(Weißwurst 或者 Münchner Weißwurst 慕尼黑白香腸)。
白香腸是由剁碎的小牛肉和醃培根豬肉製成,調味料有歐芹、肉豆蔻、小豆蔻、蔥、薑、檸檬和洋蔥,頗具特色的滋味。
香腸大約在10~12公分長,厚3~4公分,使用豬腸為腸衣。
烹調方式很簡單:
將白香腸放在水中加熱,在水沸騰前關火,然後留在熱水中悶大約10分鐘,香腸顏色由白色變成灰白色,就大功告成了。秘訣是水不能煮沸,否則白香腸可能破裂,一道菜就毀了。
白香腸要熱的好吃,講究一點的餐廳會將白香腸放在一碗沸水中送上餐桌(見圖)。
吃白香腸時通常會搭配 #巴伐利亞甜芥末醬(Süßer Senf),主食豬尾巴麵包 (Brezel , 又稱椒鹽脆餅,蝴蝶結麵包,等等) 。
當然,慕尼黑人會再配上一杯當地的白啤酒,而我則喜歡來上一杯德國才喝的到的黑加侖氣泡果汁(Johannisbeere Schorle),酸酸甜甜的,養顏美容解渴。
白香腸是非常簡單的南德民間料理(與其說是料理,其實更像小吃),傳統吃法是大清早做好後盡快食用,中午之後就不吃了。我猜測這個飲食習慣和當時沒有冰箱等保鮮技術有關,為了避免白香腸變質,爭取在它最新鮮的時候享用。即使是21世紀的今天,一些南德人仍堅持這樣的傳統,拒絕在中午以後的用餐時間吃白香腸 ~ 這種「德國堅持」,我覺得也挺有趣的。
3根白香腸的簡餐,15.9歐元,合台幣550 左右,小貴,不過在漫長的候機時刻,我吃得心情很好。
補充:
我在付帳時,發現帳單是16.05歐元(比看板上的訂價15.90 歐元高了一點),我雖然心中疑惑,但仍選擇沉默,因為我的經驗值告訴我,德國人(商店)不會隨便騙人。
果然,仔細查看帳單後,發現多出來的0.15歐元,原來是德國政府隨瓶徵收的「退瓶費」(Pfand)。
在德國,寶特瓶和玻璃瓶的飲料,都有這個為了推動環保而收的退瓶費。
我認為退瓶費的環保政策,透視了人性中「天下攘攘,皆為利來」的本質,以「實惠」去獎勵消費者在生活中實踐環保行為,即使只是一點小錢。
也因此,在今天的德國超市,我們仍會看到人們願意花時間排隊,將喝過的空瓶放入回收機的景象;
即使是21世紀的德國,我們還能看到「拾荒者」在馬路上、或者超市的停車場中,撿拾地上的空瓶。
他們不但為地球的環保盡了力,也是德國街頭乾淨整潔的大功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