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秘密武器曝光?傳首款3nm晶片成功試產 恐挑動美國制裁神經

商傳媒|記者許方達/綜合外電報導

中國科技巨頭小米(Xiaomi)在市場投下震撼彈,據北京衛視及中國多家媒體報導,小米已成功完成首款3奈米(nm)晶片的設計封裝(tape-out)。在美中科技戰持續高張之際,此消息表徵中國在高端半導體技術領域的一大突破,對於小米乃至整個中國科技產業來說,具有多重意義。

小米自2017年推出首款自家晶片Surge S1以來,持續積極研發自製晶片;儘管開發自家晶片的技術門檻極高,導致Surge S2從未問世;但小米研發晶片的決心並未因此動搖。根據市場傳聞,目前小米自研首款3nm系統單晶片(SoC)已進入設計封裝階段,若這一進展如實,將讓中國半導體產業振臂疾呼。

據悉,小米3nm晶片送交試產的消息是中國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首席經濟學家唐建國對外發布;唐建國進一步示警,此次突破對中國半導體產業雖具有歷史意義;然而對小米而言,儘管在技術上已邁出關鍵一步,但在進入大規模生產的道路上,還面臨諸多挑戰。

首先,儘管小米完成3nm晶片的設計封裝,是否能依賴台積電的N3E或更先進的N3P製程進行量產,仍是未知數。加上美國對中國科技企業持續升溫的貿易制裁,很有可能成為小米自研晶片最大的絆腳石。

鑒於美國此前已對中國華為(Huawei)施加嚴厲制裁,禁止其與台積電等國際晶片代工廠進行業務往來,因此小米此次技術突破,可能也將引發類似的制裁風險。若美國決定對小米施加同樣的貿易限制,那麼即使小米擁有自家設計的3nm晶片,也可能難以實現大規模量產,進而對其全球競爭力產生重大影響。

自美中貿易戰爆發以來,半導體技術已成為兩國競爭的焦點之一。美國出於國家安全和技術領先的考量,不斷對中國科技公司實施各種形式的技術封鎖與制裁,試圖遏制中國企業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華為、京東方(BOE)等知名企業都因此受到重大打擊;如今,小米的3nm晶片突破再次將中國科技企業推向美國制裁的風險邊緣。

頭條留言
商傳媒
商傳媒https://sunmedia.tw/
商傳媒是一個提供財經、科技、智慧製造、醫療、產業資訊,為主要服務內容的金融、科技網路媒體,其宗旨在於提供台灣中小企業一個產品新聞的平台,未來更將推廣至世界各國!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中市公私協力推動友善婚育環境 盧市長表揚推展家庭教...

台中市政府今(31)日召開今年度台中市家庭教育諮詢...

歡慶伊斯蘭開齋節 台中清真寺聚集3000名穆斯林舉...

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 今天是2025年(伊曆14...

黃明志員工旅遊也要拍MV 引發眾怒變成靠北大會

黃明志被員工靠北怒嗆:「這太難!辦不到」    照...

台灣醫法實務論壇雲林場圓滿落幕 聚焦健保司法與醫事...

記者黃李舜/台北報導 由台灣醫事法律學會、台灣雲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