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青新感動 臺馬社造跨國交流 共創永續家鄉生活

【記者廖宥婷/台中報導】

馬來西亞新新村社造團隊日前(11/7)來到臺中進行交流之旅,至本市眷村文物參訪及分享座談。今年以「永續生活及多元文化」為主題,邀請馬來西亞新新村企劃案大賽獲獎青年團隊以及臺中返鄉青年、原住民青年及原住民團體代表,分享彼此在地耕耘經驗,為青年投入社區工作及永續生活等議題,創造溝通與激盪的平台。

2024臺馬社造交流座談會大合照

文化局自2022年起辦理臺馬社造線上交流座談會,而今年首度邀請到馬來西亞新新村企劃單位及參賽團隊來臺交流,分享如何透過競賽和培訓,由下而上培養民眾公共參與及民主表達,並藉由實際案例分享,相互學習觀摩,激發更多創新思維,促進跨國文化交流及臺馬社造推動策略。

馬來西亞團參觀臺中市眷村文化館

文化局說明,2024年馬來西亞新新村企劃大賽以「來!共創永續生活」為主軸,鼓勵地方青年及居民組成團隊,提出對社區的永續生活提案,共同投入永續發展的行動。當天交流邀請到「看見十八丁」、「古綠古綠」兩個入選團隊代表分享,「看見十八丁」的蔡漢倫從14歲參與社區環境清潔活動,逐步踏入社區營造與公眾參與的領域,不僅透過新新村計畫找回十八丁漁村傳統紅樹皮染色工藝,傳承文化記憶,也體現友善環境、永續生活的精神,也因為對家鄉事務的熟稔與掌握,有機會成為地方頭人,為家鄉做更多的事;「古綠古綠」的吳佳薇則分享自己的地方經驗,和一群同樣關心環境、熱愛自然的朋友成立綠芽幫,透過教育活動如:天空之境海洋生物保護計畫、到學校辦理環保小尖兵活動等,希望能播下環保的種子,讓自己的家鄉能變得更好。

「臺中市原鄉文化協會」理事長呂秀惠和排灣族青年葉王靖現場教學排灣族語

文化局則邀請大甲區返鄉青年鄭程日分享自己返鄉的契機及一路面對的挑戰,他期許自己能貢獻一己之力,並將自家改造為在地青年交流想法的基地,帶動家鄉資源的串聯,讓基地成為充滿生命力和永續力的有機體!接著由臺中市原鄉文化協會理事長呂秀惠和排灣族青年葉王靖分享「排灣一條街」的點點滴滴與都市原住民面臨的文化傳承困境,從過去工寮第一代遷徙到南屯區的排灣族人,到如今即將迎接第四代的到來,這些年來協會為了保存排灣族語,藉由文化部的社造計畫,將落地生根的街區打造為排灣族語的社區。

馬來西亞分享者吳佳薇

文化局說明,本次臺馬社造交流以青年為主體,特別安排於同為青年營運管理的臺中市眷村文物館為交流地點,館長趙佳祥與弟弟趙佳宏都是眷村後代,為了將父輩記憶中的眷村味保存並重現,自2017年接手經營眷村文物館,以創意策展推廣眷村文化、眷村味餐廳與復古冰品小吃、老物商行及臺式理髮服務也讓人走入懷舊時光機,而每月辦理的大兵文創市集,更是本市文青必逛打卡熱點,為充滿時代感的眷舍注入新舊融合的活力!

馬來西亞分享者蔡漢倫

文化局表示,城市發展與地方文化傳承都需要青年參與,地方政府和民間組織都有協助青年世代參與地方公共事務的責任。藉由本次臺馬社造交流座談會,臺中市政府與馬來西亞新新村團隊搭建起跨國交流平臺,期待透過國際的經驗交流分享,互相學習成長,共同為青年投入社區營造及永續生活開創更多契機。

臺中市眷村文化館館長帶著馬來西亞團導覽介紹館舍
頭條留言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裕隆集團暖心贈百萬保險與反光袖套 挺北市清潔隊臨...

墨新聞|記者鄭富鈺/綜合報導臺北市環保局今(31)...

王光祥力邀三立董事長張榮華入股!盛讚大同將借其長才...

墨新聞|記者黃李舜/台北報導大同29日發布重訊公告...

桃市龍興國中校長傅美琴明退休 書法篆刻大師吳大...

墨新聞|記者潘明賜/台北報導記者潘明賜/桃園報導 ...

0728豪雨農損 農業部公告高雄市救助地區與品項 ...

墨新聞|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 ...

發哥看周台英被判「足球死刑」之惡劇(四) 社會亂象...

我們好好回想一下,現在國家境內的亂象,一再來自假藉民意蓄意帶風向,再強加施壓政府單位及官員,逼使做出政治干預教育及體育事務,攤在眼前的事實,政府單位與主管為保官職,個個都害怕被立委大人找麻煩,愈發造成了有特定目的者,一再假民意代表出面召開記者會,然後總是見到政府單位乖乖「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