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法日台藝術家駐營華梵一個月,2024 國際雕塑藝術節展現精彩創作

為期一個月的2024國際雕塑藝術節在華梵大學隆重舉辦結營發表會,來自美、法、日與台灣本地共7位雕塑家紛紛展出自己精彩的創作,校長李天任也宣布,未來國際雕塑節不僅年年舉辦,更將向外擴展到新北地區,讓更多社會大眾可以共襄盛舉。

華梵大學國際雕塑藝術節是國內唯一每年持續舉辦的雕塑營活動,今年仍由佛教藝術學系專任客座教授、知名雕塑家黎志文策展主持,7位國內外雕塑家從10月31日起至11月30日駐營華梵,陸續完成石雕、木雕、鑄銅、陶藝等藝術創作。

華梵大學校長李天任(左一)、雕塑節策展主持教授黎志文老師(左三)與參展雕塑家合影。

李天任於26日結營發表會致詞時,特別感謝黎志文大師出錢出力出資源的積極投入,讓每年國際雕塑藝術節都有全球知名的雕塑家來到華梵創作,並將作品留在校園,成為最好的公共藝術,創作過程中的互動交流,也讓華梵藝術與設計領域的師生更加精進自己的技藝。

華梵大學指出,今年參加雕塑節的藝術家,包括美國消防員藝術家雅利安‧萊特(Ariane Leiter)、享譽國際的法國雕塑家絲勒維‧希維雍(Sylvia Rivillon)、日本石雕創作藝術家淺川洋行,以及台灣木雕大師蔡楊吉、旅義雕塑家溫岳彬、陶塑藝術家邱梁城、新生代木雕藝術家林禹彤等人。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國際雕塑家的創作主題都與時下最夯的社會議題有關,例如4月曾到華梵駐村3個月的希維雍此次再度來訪,特別利用台灣廢棄木材重組成一個方形鑄銅造形,象徵台灣不同階層的面貌。
擔任20年消防員與護理員的萊特,則以美國森林大火與台灣地震頻繁等自然災害為題,首次嘗試保麗龍鑄銅創作,相當具有創意;擅長石雕的淺川洋行更利用大理石材創作出高大的傳聲筒,凸顯AI時代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課題。

國內雕塑家的作品也各具特色,擅長將人體與物體結合的溫岳彬,此次配合華梵大學以佛教理念創校的背景,完成大理石雕作品〈靜謐〉,造型宛如一張坐上去可以讓人放鬆的椅子,但又流露出一點拘束感,象徵學習宗教必須擺脫束縛才能追求精神的歸屬,引發觀者興趣。

參與眾多廟宇修復工程的蔡楊吉,則以祥和、圓融為理念,一個月內完成高1米4的荷花木雕,向外遠眺的青蛙並象徵突破框架的意涵,別有意境。

而年輕藝術家林禹彤的木雕創作,特別以男女情感聯繫為題,利用木材雕鑿出充滿流動感與兩端互相拉扯的張力,是非常獨特的藝術語彙,現場引起非常多的討論。

法國雕塑家Sylvie Rivillon(左一)為作品模型導覽。

另外,邱梁城將日本沖繩習得的赤陶燒技術,以三個相似造型的作品構成一件創作《如光漫漫》系列,暗喻午後陽光遍照大地,遠方層層疊疊的山巒,時而明亮時又暗沈,如雲行過、如光遍灑,沒有分别與偏袒,非常具有華梵風情。

李天任表示,感謝所有藝術家的參與,讓此次國際雕塑藝術節加速凝聚學校的文化藝術氛圍,這項有意義的活動未來將持續辦理,並積極向外尋求資源,將範圍擴大至新北石碇等校外地區,讓更多人可親炙國際藝術大師的風采。

頭條留言
編採中心
編採中心
我們是一群正向思考與高度熱忱的新聞從業者,有溫度的報導與分享快樂的經驗,是我們24小時365天不分晝夜的職責!歡迎各單位及企業提供我們採訪訊息及活動通告,有任何編採的需求也請留言或提供給我們建議,請在電郵[email protected]留下您的好消息,感謝您。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爭取翻修海線66校廁所 丁學忠籲中央儘速核定經費改...

墨新聞|地方中心雲林縣海線地區多所國中小學因廁所設...

《守護我們的星球》導演陪同邱佩琳觀影 攜手籲全民環...

墨新聞|記者江育銓/基隆報導由基隆在地民間團體發起...

命理乾坤 認識何謂「巒頭九星」

所謂「九星」就是指北斗七星,再加上斗柄左右的左輔星和右弼星。它們的名稱分別是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左輔、右弼。九星在風水上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將不同的山形、山勢,以五行分辨星體,看巒頭是何星體來佈局。在巒頭的考慮中,無論是龍虎砂或官鬼禽曜,每一個山丘,都有不同的形狀,有吉有凶,因此除了理氣之外,我們必須先了解它們,才可以用來取捨佈局,因此今天我們先簡單地介紹什麼是「巒頭九星」。

暑假特別推出餐車環島 吳宗憲 KID 坤達駕駛餐車...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吳宗憲(中)KID(右...

B-boy NANA 李納與「大馬女神」林明禎合作...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B-boy NA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