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文物百寶箱已送達 館舍百寶箱首次走入社區與長者同樂

【記者廖宥婷/台中報導】

為了落實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的全齡化教育及文化近用,臺中市政府文化局盤點各館舍資源,製作了「五感療育百寶箱」,將館舍文物整合設計成不同的活動形式,外送到各個社區據點,打破一般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受地域限制,難以被行動不便或原本沒有參觀習慣的長輩使用的問題,吸引長者輕鬆近用博物館,回溯舊時回憶、增進腦部認知與社交能力,以歡樂自在的活動觸發長者對於文化體驗的興趣。在活動結束後,發放有集章功能的樂智卡,鼓勵長者走出習慣的生活圈,到不同的藝文場域進行參觀,享受臺中多元的文化。

高齡者體驗神秘箱,這次會摸到什麼好東西呢?

文化局在112年整合了臺中市眷村文物館、太平古農莊文物館的文物,並盤點立夫中醫藥博物館中合適的藥草,製作包括嗅覺、觸覺,使用計算能力和認知能力的百寶箱三件套,並在113年開設培訓課程,培訓來自社會局、衛生局、客委會和原民會的種子教師,讓完成培訓的人員能夠帶著百寶箱深入各自的據點與照護站,將博物館以百寶箱的形式「外送」到臺中各區,豐富各區長輩的文化生活,截至113年底以各式工作坊、課程培力逾400人次,並深入各類據點辦理超過100場次的療育活動。

神秘箱裡有彈弓、豬公撲滿、火柴盒等滿滿的舊時回憶。

高齡化是當代社會的必然趨勢,臺灣2025年也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各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除提供一般民眾參觀、學習以外,更可以作為社會支援系統的一環。希望藉由博物館、學校、醫院、社區的跨界結盟,借助醫療單位的專業與文化場館的空間與藝文氛圍,改變長者生活型態,增加腦部刺激。以豐富的藝文活動,讓高齡者願意走出家門,同時緩和情緒,改善身體狀況。

高齡友善百寶箱,包含好鼻師、神秘箱、買雜貨三個部分,讓高齡者可以從五感體驗中激發舊時回憶。

高齡友善計畫以豐富的藝文能量陪伴市民,讓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外送到社區,臺中市政府文化局將持續推廣並優化文化館高齡友善計畫,讓文化館舍成為社區活動好夥伴,也使文物與長者共同活化,館舍與長輩共好,打造高齡友善的宜居城市。

頭條留言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守護咱ㄟ海線!丁學忠徒步拜票感謝鄉親一路相挺

墨新聞|地方中心大罷免首波投票將於7月26日登場,...

中原大學主辦2025亞太青年科學家會議 百位國際青...

墨新聞|記者韋石/綜合報導綜合報導/2025年亞太...

淨空法師三週年紀念會開幕首日數千人齊聚 台南國學書...

墨新聞|記者游宏琦/高雄報導【記者游宏琦/台南專題...

台灣學聯職業探索攜手南山中學參訪證交所與野村投信 ...

墨新聞|記者廖濬弘/台北報導圖說:台灣學聯持續推動...

基隆市府推動智慧防災 地下停車場演練電動車安全應變...

墨新聞|記者江育銓/基隆報導基隆市政府交通處、基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