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博士赴美交換1年,返台借200萬創業…光焱從太陽能「慘業」攻進半導體,亞馬遜太空實驗室是客戶

今周刊/撰文‧王子承

太陽能電池市場起家的量測設備廠光焱,成功轉型,打進全球影像感測晶片大廠,以及光達、航太供應鏈,去年上半年毛利率逾6成,成為光電量測上的要角。

「光電子晶片」(PIC)這個名詞或許有點陌生,但早已應用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是手機拍照用的關鍵零組件CMOS影像感測晶片(CIS)、太陽能電池、汽車自動駕駛的「眼睛」光達(LiDAR),甚至是未來性十足的矽光子,都是PIC的範疇。而在量測PIC的性能時,都少不了光焱這家小公司的協助。

即將上櫃的光焱,是台灣少見的量測儀器設備公司,儘管年營收規模不到5億元新台幣,但因為自有技術、又有客製化優勢,去年上半年毛利率逾6成。

光焱一開始並非主攻半導體產業,而是從太陽能「慘業」轉型而來,轉型成功的關鍵,就是董事長柯歷亞、總經理廖華賢。廖華賢在清華大學就讀博士期間,遠赴美國擔任交換學生時,在實驗室裡學到檢測太陽能電池發電效率的方法。

瞄準科研市場毛利率翻倍

廖華賢回台後,發現台灣的太陽能電池檢測都是使用德國進口、價格高昂的儀器,但他可以用不到一半的價格,做出檢測速度比同業快近十倍的設備。這燃起了他的創業念頭,他說服太太柯歷亞從學校辭職、跟親友借了兩百萬元,創立了光焱。

創業初期資金匱乏,但憑藉著高CP值、檢測速度快,「我們創業第3個月,就拿到了第一張訂單,第一年就轉虧為盈。」柯歷亞說。但好景不常,中國政府大力補貼太陽能產業,導致2011年台灣太陽能市場快速萎縮,光焱2012年營收砍半,面對危機,柯歷亞決心轉型,「我們決定先不做業界生意了,改做不會倒的生意 ──科研市場。」

台灣的太陽能板科研市場有限,光焱為了求生存,2012年起拓展海外。柯歷亞透過親自拜訪潛在客戶發現,科研單位不喜歡買標準品,「為了做實驗,他們每天都想幫機台加功能。」為此,光焱改軟體、針對不同尺寸太陽能板重新設計量測設備,並逐漸發展出模組化的生意模式,以滿足客戶多元需求,光焱的營收首度在2017年突破1億元,毛利率也從3成增至6成,從「慘業」中浴火重生。

打入半導體市場的契機,是光焱在2014年接到全球第三大中系CIS公司求助而起。原來,這家公司影像轉換成電子數位訊號的效率不佳,無計可施之下,透過網路搜尋找到了擅長「光(太陽能)電(電力)訊號轉換」的光焱。

光焱主要的客戶都在太陽能板,但該名客戶認為,量測的方法應是殊途同歸,柯歷亞回憶,「他們有點病急亂投醫吧,問我們能不能為他們做出量測設備。」

光焱決定接下挑戰,花了半年研究CIS的量測標準,做出機台。可是,光焱不知道客戶怎麼運用這項設備,因此無法向其他公司推銷,整整3年,這項產品都沒有新客戶入袋。

就在2017年,柯歷亞想把產品收掉的前幾周,接到印度太空研究組織訂單,他們想把這個設備用在衛星用CIS的測試上。

當時印度太空研究組織為了確保影像遙測精準度,降低不確定性,要求精度需要提升10倍。經過一連串嚴格測試,光焱成功交貨,柯歷亞驕傲地說,「現在只要是印度太空研究組織發射的遙測衛星相機裡面的CIS,都是經過我們的產品測試之後,才能送上太空。」

(閱讀全文…https://btoday.cc/742uva)

更多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468期)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清大博士赴美交換1年,返台借200萬創業…光焱從太陽能「慘業」攻進半導體,亞馬遜太空實驗室是客戶

頭條留言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德布勞內10年「藍月傳奇」要落幕了

曼城中場巨星德布勞內(Kevin De Bruyne)4月4日晚上宣將在今夏離開球隊,結束自己10年藍月生涯,等於即將宣告這位曼城造就的一代中場大師的時代要落幕了。今年六月底將屆滿34歲的德布勞內,堪稱得上是這一代最好的中場大師之一,他在曼城書寫了屬於自己的「藍月傳奇」。

中職36年洲際首戰!中信兄弟奪勝 盧秀燕開球助威

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 中華職棒36年例行賽熱烈開打...

年度國際首發 2025 臺灣輔具暨長期照護大展4月...

連續4年成為年度國際首發,國內最具規模與影響力的ATLife臺灣輔具暨長期照護大展,將於 4月10日在臺北南港展覽館一館1樓開幕。

當AO遇到ao,網球撞咖啡

民生社區變成CAFE或咖啡名店展示中心,三天兩頭就來一家排隊名店誕生。 住了40多年的社區蛋黃區民生公園(前中央公園),來了一家香港藝人投資的店。

台灣棒球名人堂會暫告熄燈

昨天收到,祕書長寄來的...... 非常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