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最受大學重視的永續賽事、2025年第六屆《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今年吸引全台各大專院校共67校215件參賽,再度創下新高紀錄,總參賽件數更較上屆(171件)成長25.7%!今日(2月11日)公布入圍名單,選出86件進入第二階段複審,《遠見》將於4月初舉辦公開贈獎典禮表揚最終獲獎者。
本屆報名學校67家(上屆54家)、件數215件(上屆171件),不論校數或件數,雙雙再刷新紀錄!歷經第一階段的書面審查後,評審團共選出86件入圍,以215報名件數計,入圍率達40%。
《遠見》2005年開全球華人媒體之先河,首創企業社會責任獎(CSR),將「永續」議題帶進臺灣。多年來不只倡議企業落實ESG,更將永續思潮推向大學,於2020年舉辦第一屆「USR大學社會責任獎」。最新一屆、第六屆《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從2024年11月1日徵件起跑,到2025年1月6日報名截止。
《遠見》USR獎評選方式不斷與時俱進,除了組別每年迭代更新,入圍數量也會依據參賽多寡,以及表現強弱而略有區隔。
本屆競賽的7大組別,各組入圍件數分別為:永續報告書組入圍14件、人才共學組入圍10件、在地共融組入圍15件、產業共創組入圍9件、生態共好組入圍9件、福祉共生組入圍14件;而今年首度增設的永續課程組,報名也相當踴躍,選出15件入圍。
觀察本屆86件入圍名單,共來自48所大學,其中公立有21校、取得48件入圍(占55.8%);私立有27校,拿下38件入圍(占44.2%)名額。
進一步攤開本屆入圍的各校表現,國立成功大學是本次入圍最大贏家,共8件入圍。入圍數量次高的則是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入圍5件。東海大學、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則各入圍4件。以上四校為本次入圍數量的冠、亞、季軍。
其中,與去年的入圍成績相比,成大與海大是再度蟬聯入圍冠亞軍;尤其成大上屆入圍5件,本屆入圍數量增加到8件,續寫佳績。而在私校之中,東海亦蟬聯私校入圍最佳表現。屏科去年入圍2件,今年入圍4件,有望爭取更佳成績。
有5間大學各獲3件入圍,依校名筆畫排序,依序為南臺科技大學、國立中正大學、國立政治大學、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淡江大學。
今年有11間大學獲2件入圍,包含長庚大學、國立東華大學、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國立臺北大學、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國立臺南大學、國立臺灣大學、朝陽科技大學、慈濟大學、臺北醫學大學。
另外,則有28間大學各獲1件入圍。隨著本屆報名件數再度增長,競爭自然更顯激烈,能搶下一席入圍機會,實屬不易。
《遠見》表示,各校報名件數屬於該校個別資訊、不對外公布,但可透露的是,成大與海大恰好也是本屆報名數量最多的前兩所學校,自然更有機會比只報一件的學校搶下更多入圍名額。
此外,由於各組評審成員皆不同,因此每校在不同組別的表現皆是該組評審獨立審查,等於是就「單一案件」呈現績效來評斷入圍與否。換句話說,從完整的入圍名單便可發現,只要表現合乎水準,一間學校在同一組別也可以搶下不只1件的入圍名額。比如,成大在「生態共好組」、「福祉共生組」都各入圍2件,而「在地共融組」也能看到陽明交大、南臺科大均有入圍2件。
分析本屆86件入圍者,有許多為過往曾報名過、但未得獎的USR方案,再接再勵來爭取機會。更令人欣喜的則是,各組不乏首次參賽的新面孔,讓人看到大學投入USR的百花齊放。顯見全台高教圈對爭取《遠見》USR獎項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加深本賽事「全台大學USR獎」第一品牌的地位。
隨著入圍名單公布,緊接著在2月底展開第二階段決選會議。有關《遠見》USR獎的專題報導,將刊登於4月號《遠見雜誌》,並於4月上旬舉辦贈獎典禮,公開表揚所有獎項得主。究竟獎落誰家?4月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