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首款量子運算晶片Majorana 1 耗時17年破繭而出

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

微軟(Microsoft)19日正式發表首款量子運算晶片Majorana 1,宣示在量子計算領域投入近20年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微軟聲稱,為了打造這款晶片,團隊必須創造出全新的物質狀態「拓撲態(topological state)」,此成果也讓微軟在量子運算技術發展上,正式拉開與Google、IBM及其他競爭對手的級距。

Majorana 1採用8個拓撲量子位元(Topological Qubits),核心材料為砷化銦(indium arsenide)與鋁(aluminum),前者是半導體,後者則是超導體。微軟強調,開發這種材料的難度極高,這也是為何大多數量子計算研究,專注於其他類型的量子位元。

這項技術細節已發表於科學期刊《Nature》,顯示微軟在拓撲量子運算上的學術突破。微軟技術院士Krysta Svore在官方部落格中表示,「開發這些材料的挑戰極大,這也正是我們需要量子電腦的原因,因為理解這些材料本身極為困難」。她補充說明,當量子計算規模化後,將能夠預測擁有更佳特性的材料,為下一代量子計算機奠定基礎。

目前Google、IBM以及新創公司IonQ、Rigetti Computing都在積極開發量子處理器,但微軟的策略有所不同。Google於2019年曾聲稱達成「量子霸權(Quantum Supremacy)」,IBM也推出其超導量子處理器,而微軟則選擇深耕拓撲量子位元,尋求更穩定、更具擴展性的長期發展路線。

值得注意的是,微軟並不會像AI晶片Maia 100一樣,透過「Azure公用雲端平台」讓客戶直接使用Majorana 1;而是將Majorana 1定位為邁向百萬量子位元晶片的第一步,目前仍屬於基礎物理研究階段。微軟執行副總裁Jason Zander受訪時表示,「我們的目標是先達到幾百個量子位元,再談論商業化的可行性」。

與AI晶片製造模式不同,微軟這次並沒有採用台積電(TSMC)或其他晶圓代工廠來生產Majorana 1,而是選擇自行在美國製造。目前量子晶片仍處於小規模研發階段,微軟可以掌握生產流程,確保材料純度與拓撲態的穩定性。

不過,量子運算的最終商業化仍需時間,Zander預測,微軟的量子技術最快可望在2030年前透過「Azure Quantum雲端服務」提供給開發者使用。微軟的量子計算不僅是為了超越Google和IBM,更可能強化其AI事業。Zander指出,量子運算能用來加速AI訓練數據的建構,甚至能開發全新材料、藥物等領域的突破。

微軟在1月發布部落格文章時稱,2025年將成為「量子準備之年」,進一步激發市場對量子技術的興趣。Zander表示,「現在,你可以要求AI發明全新的分子、新的藥物,這些在過去幾乎不可能做到」,而這也正是微軟持續押注量子計算的關鍵原因。雖然外界普遍認為量子運算仍需數十年才能成熟;但Zander強調「我們相信,只要幾年而已」。

頭條留言
商傳媒
商傳媒https://sunmedia.tw/
商傳媒是一個提供財經、科技、智慧製造、醫療、產業資訊,為主要服務內容的金融、科技網路媒體,其宗旨在於提供台灣中小企業一個產品新聞的平台,未來更將推廣至世界各國!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Theseus忒修斯放棄月收40萬去追夢 打包裝滿...

 Theseus 忒修斯小正(左)翔煜(右)   ...

新莊中港光雕展 5米高光之女神亮相 打造神幻秘境

「2025中港大排光雕展」即將盛大登場!新北市水利...

卜學亮甜言蜜語 郭泓志紳士撐傘為姐姐團貼心服務

《全明星出發吧!》(左起)郭泓志、金智娟、謝麗金、...

Pokémon GO Tour 新北大都會公園登場...

「Pokémon GO Tour:合眾地區-新北...

川普尋盟抗中 俄羅斯能否左右大勢?

世界重心已然導正為聚焦在中國身上。而儘管目前美、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