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膝蓋自己救: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真相》膝蓋痛只能換關節?他遠赴台灣,15分鐘手術竟讓他重拾行動自由!

62歲的澳洲雪梨居民Mr. Chung,毫無保留地分享他的經歷,曾在全球頂尖IT公司任職超過30年,退休後致力於健康管理,積極運動並嚴格控管飲食,卻仍無法擺脫膝蓋退化的困擾。在歷經多方求診無解後,他毅然決定遠赴台灣,尋求突破性的「關節鏡軟骨再生促進手術」。

運動習慣受限,膝蓋疼痛成最大阻礙

Mr. Chung於2013年起積極鍛鍊,透過游泳、健身、騎車與步行來維持健康。然而,2015年一次嚴重的自行車摔傷,讓他不得不放棄部分運動,步行成為唯一選擇。即便維持每週數次長時間步行與登山,他的膝蓋狀況卻每況愈下,疼痛逐漸影響日常生活。

他回憶:「一開始只是輕微不適,後來疼痛加劇,走快一點就痛,上下樓梯更是困難重重。」朋友們建議他休息,但休息並未改善,疼痛反而加劇,導致他不得不尋求專業治療。

醫師建議換膝?澳洲傳統療法讓他猶豫

2016年,澳洲骨科醫師建議他進行「部分膝蓋置換手術」,並警告五年內可能需要全膝置換。這個消息讓他震驚不已,「我一直以為自己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怎麼會這麼快就要換膝?」

他開始尋求其他可能性,卻發現澳洲的治療選項相當有限,大多數醫師只提供藥物、復健,或直接進行膝蓋置換手術。Mr. Chung不願輕易接受膝關節置換,決定探索更多治療方法。

台灣突破性療法,讓他看見希望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YouTube上看到台灣慈濟大愛電視台介紹「關節鏡軟骨再生促進手術」,影片中患者的恢復情況讓他大受震撼。他立刻下載相關資料,向澳洲醫師諮詢,卻被告知「這種療法尚未被國際主流醫學界接受」,不被鼓勵採用。

然而,他不願放棄這個機會,決定親自飛往台灣,尋找這項突破性治療。

全台最難掛號的骨科名醫,為他量身打造治療計畫

呂紹睿醫師被譽為「全台最難掛號」的骨科名醫,在他的新書《自己的膝蓋自己救: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真相【暢銷增訂版】》中,也特別提到「關節鏡軟骨再生促進手術」如何改變眾多患者的生活。

透過多方努力,Mr. Chung終於在2017年5月成功預約呂紹睿的診療。看診當天,他與其他患者交流後,更加確信這是他應該選擇的治療方式。

呂紹睿透過X光確認他的右膝已有三級退化,左膝則為二級,並詳細解釋了手術流程與術前復健的重要性。2017年12月7日,Mr. Chung正式接受「關節鏡軟骨再生促進手術」,手術全程僅15分鐘,過程無痛,並在台灣住院七日進行術後康復。

▲大林慈濟醫院 國際膝關節健康促進中心主任 呂紹睿醫師

術後恢復驚人,重新找回行動自由!

手術後,呂紹睿強調「術後復健」的重要性,並指導他每日進行四次膝蓋復健運動,包括抬腿、彎膝與壓膝,以促進膝蓋功能恢復。

短短三至四個月內,他已經能夠恢復長距離步行,甚至與妻子到日本旅行15天,每日步行超過10至15公里。「手術前,我連上下樓梯都覺得困難,現在我可以輕鬆行走,不再需要電梯與扶手!」

九個月後,他到歐洲旅行,遊覽捷克、德國、奧地利與瑞士,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由與輕鬆。回台灣進行年度檢查時,呂紹睿確認他的膝關節間隙明顯恢復,右膝退化已大幅減緩。

台灣醫療創新,為膝關節患者帶來新選擇

這次的經歷讓Mr. Chung深刻體會到:「如果當初選擇膝蓋置換手術,我可能無法維持現在的行動能力。我慶幸自己來台灣接受這項療法,讓我重拾健康的生活。」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自己的膝蓋自己救: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真相》膝蓋痛只能換關節?他遠赴台灣,15分鐘手術竟讓他重拾行動自由!

頭條留言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台北電影節十三部經典鉅作重現大銀幕 數位修復強勢回...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杜琪峯執導的香港警匪片...

新北技高導入 AI 學習診斷,產學攜手打造教育創新...

新北市技術型高中素養Challenge體驗活動今年邁入第四年,參與人數較去年成長兩倍,創下歷年新高。活動導入AI學習診斷技術,每位參與學生皆可獲得專屬「學習診斷書」,清楚掌握個人學習弱項,實踐適性學習的第一步。

可威環境資源號召百人淨灘行動 實踐ESG企業對永續...

墨新聞|記者游宏琦/高雄報導記者/游宏琦 高雄報導...

中市單身聯誼「毛小孩」牽線  11對單身民眾連線成...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為寵物愛好者量身打造!...

《老闆成長營》啟動!黃敏惠讚許課程結合數位化與永續...

墨新聞|記者宋其佳/嘉義報導記者宋其佳/嘉義市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