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時放得下的功課》年過半百,該堅持還是放下?張明志破解中年關卡,教你優雅老去、活出新人生!

「年紀大了,該怎麼活?該堅持,還是該放下?」馬偕醫學院臨床教授張明志在《隨時放得下的功課》(時報出版)中,分享了他的觀點:人生不是一直往前衝,而是到了某個時刻,學會放手才是關鍵。

人生的轉折:從學習到放下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老子說,學習是加法,但修行是減法。人生前二十年,我們努力學習、建立習慣,塑造人格。接著的二十年,進入社會,拚事業、成家立業。但四十歲後,人生的課題變了,不再是追求更多,而是學會放下。

張明志認為,這不只是哲學,更是心理上的關卡。很多人到了中年,事業有成卻焦慮不安,對未來感到恐懼。他引用英國詩人艾略特(T. S. Eliot)的話:「人的一生探索的結果,仍回到自己的起點。」學習不只是技能的累積,更是內心的減法。

面對老去,該怎麼調整心態?

社會關注年輕人的成長,但對老年人的照顧卻往往不足。張明志直言:「當一個人不再有經濟價值,社會還會重視他嗎?」

答案或許不是期待社會給予,而是自己改變心態。「拋開時間的牽絆,活在當下。」張明志認為,人生的最後階段,不是計較過去的遺憾,而是確保自己該做的事已經完成。「功課做完,無事一身輕。」這不只是佛法的智慧,更是人生的解脫。

▲馬偕醫學院臨床教授張明志

什麼才算完成功課?

許多人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才驚覺有很多事情還沒做完。「病人常說『我還沒準備好』,但問題是,什麼時候才會準備好?」張明志感嘆,人們總以為時間還很多,卻忽略了當下。

他舉例,德國作曲家舒伯特的《未完成交響曲》雖然只有兩個樂章,卻被視為最完美的未完成之作。「人生也是如此,不必等到所有計畫都完成,才能說自己走完了該走的路。」

別被執念困住,找回赤子之心

「人有神性,也有獸性。如果被獸性控制,就會一直追逐慾望與成就。」張明志指出,許多人汲汲營營,卻忘了真正重要的是內心的成長。「完美並不是毫無缺陷,而是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現代人習慣忙碌,總覺得「還有很多事沒做完」,但如果一直這樣想,到了人生終點,還是會覺得未完成。「試問,什麼才是人生最快樂的事?就是功課做完,無事一身輕。」

如果今天是人生的最後一天

佛家講「無常」,提醒我們,每一天都可能是最後一天。張明志說,如果能帶著這種心態過日子,人生會變得更有意義。「做功課不必等到退休才開始,從當下每一刻就能做。」

他的結論簡單卻有力:「功課做完,就能自在離開,不帶一絲遺憾。」或許,這才是人生真正值得追求的境界。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隨時放得下的功課》年過半百,該堅持還是放下?張明志破解中年關卡,教你優雅老去、活出新人生!

頭條留言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代表總統出訪史瓦帝尼 林佳龍:協助建設台史邦誼永固...

墨新聞|記者黃李舜/台北報導外交部長林佳龍本月21...

梁赫群力挺環保 「五月花舒敏厚棒」全台7-11全新...

墨新聞|新聞策劃編輯部記者李婉如/綜合報導 根據經...

2025放洋留學榜單正式出爐!錄取世界百大比例高達...

近年來,學生與家長「選系不選校」的想法逐漸普及,許多學生會在高三甚至大一就開始進行生涯諮詢與申請規劃。TKB放洋留遊學今年就有超過六成學生獲得兩校以上的錄取通知,顯示提早規劃與策略式申請對結果具備實質影響。2025年TKB放洋留遊學榜單陸續公布。在今年放洋的錄取榜單中,其中七成以上學生錄取世界百大名校,包含(QS#12)UC Berkeley 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以及 (QS#32)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高雄前金公托中心暨親子館歡慶10週年 樹科大兒家系...

南部最大聲/高雄報導 由高雄市政府社會局委託樹德科...

川普微調汽車零件關稅政策 緩解供應鏈衝擊、力挺美國...

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綜合外電報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