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轉戰機器人競賽!專家:若中國搶先量產恐以價格優勢壓制美國

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

生成式AI熱潮持續席捲全球科技業,美國科技巨頭包括特斯拉(Tesla)、輝達(Nvidia)正快速將重心轉向下一波具變革潛力的領域:人形機器人(Humanoid Robots)。《路透》報導分析,儘管美國企業領袖宣稱這將是「未來的經濟支柱」;分析師卻示警,中國憑藉製造優勢與政策扶持,極有可能再度複製在電動車(EV)市場的成功模式,未來恐在人形機器人領域全面壓制美國。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本月在CES大會中,宣布推出全新人形機器人開發平台,並強調「通用型機器人時代已經啟動」,引發資本市場熱議。特斯拉則以其「Optimus」機器人計畫走在美國科技前線,執行長馬斯克揚言今年目標產量為5,000台。

與此同時,來自中國的挑戰正以驚人速度緊追在後。根據《南華早報》披露,中國上海初創公司「志遠機器人」(Agibot)同樣設定今年將量產5,000台機器人,杭州的Unitree Robotics更直接在京東平台販售起消費級人形機器人,且起跳價僅1.6萬美元,震撼市場。

摩根士丹利今年2月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目前人形機器人的製造成本介於1萬至30萬美元之間,取決於配置與應用場景;不過,中國企業已憑藉規模與零組件供應鏈優勢,明顯壓低價格。Unitree的G1機器人起售價格為1.6萬美元,相較之下,Tesla的Optimus若未能快速擴產並使用更便宜的零組件,其售價預估將難以壓低在2萬美元以下。

半導體與AI研究機構SemiAnalysis分析師Reyk Knuhtsen特別點名:「Unitree G1是目前唯一具市場實用性的量產人形機器人,且完全不依賴美國零件」。

中國近五年在「人形機器人」相關專利申請量多達5,688件,遠超出美國的1,483件,展現其技術布局與政策導向的成效。目前包括:小米、比亞迪、奇瑞與小鵬汽車等企業皆已跨足此領域,部分如:比亞迪、吉利,更在工廠實際部署Unitree人形機器人。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2023年已發布《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指南》,明確要求2025年前達到「量產規模」,顯示中央層級高度支持。BofA大中華區研究主管李明勳指出,中國視人形機器人為因應未來勞動力短缺的戰略產業,預估未來3至4年,將率先導入生產線自動化應用,中期則擴展至服務業與醫療照護場域。

SemiAnalysis示警,若美國企業無法迅速建立本土或友好國家的生產體系,中國將可能獨攬人形機器人系統的經濟紅利。根據BofA分析,隨著AI與自動化技術進展,全球人形機器人年銷售量預計在2030年達到100萬台,並在2060年達到30億台規模,等同成為新一代「勞動力替代者」。

頭條留言
商傳媒
商傳媒https://sunmedia.tw/
商傳媒是一個提供財經、科技、智慧製造、醫療、產業資訊,為主要服務內容的金融、科技網路媒體,其宗旨在於提供台灣中小企業一個產品新聞的平台,未來更將推廣至世界各國!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看歷史上的今天 足球勝負總在最後補時才開始

足球比賽的「補時絕殺」戲碼,除了這幾天好戲連連外,更絕妙的是,連歷史上的今天去年4月22日,同樣是大演繹類似的補時絕殺,一個發生在上賽季德甲奪冠黑馬勒沃庫森隊身上,還有一個發生在西甲的「國家德比」皇馬絕殺巴薩戰役。

森崴集團響應世界地球日 攜手「創森大聯盟」種樹、永...

森崴能源及子公司展開全面植樹造林的永續減碳行動,地球日前夕完成了台東池上新植造林(南橫公路以南林地)年度的種樹行動,更接力參與新北市政府的「百萬人種百萬樹」計畫,及5% Design Action發起的「地球解方 Earth Solutions」行動,由元杉森林與「企業創森大聯盟」提出大面積植樹造林的「自然解方」。

命理乾坤 且談八字裡的「將星」與「驛馬」

八字裡的「將星」,代表一個人有洞燭機先的眼光,遇事也能果斷且臨危不亂,當然這種人通常是較有統帥能力的,但以在年、日支為主。「將星」也表示一個人較有理想與氣度,身強者為福,身弱者則無權貴。

《Wand of Fortune》系列最終作推出亞...

由Idea Factory旗下乙女遊戲品牌「Otomate」打造的《Wand of Fortune》系列迎來最終章,發行商JOYOLAND宣布,系列最終作《Wand of Fortune R2 FD ~獻給妳的終章~ for Nintendo Switch》將於2025年6月12日正式推出亞洲繁體中文版。

傑仕堡有氧酒店投入新北環境季活動 深耕綠色旅店發展...

記者/葉佳欣報導 今(22)日是世界地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