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和平決定權 真的還在美國手中?

編輯中心

2023年8月,中國自然資源部發布《2023年版標準地圖》,不僅再次明確標示西沙、南沙群島,還將原本的南海九段線延伸至臺灣東部海域,形成所謂「十段線」。這張地圖不僅是地理標示的調整,更透露出中國對臺主權立場的堅定與戰略前移。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北京尚未直接觸碰臺灣島內的治理權,但其透過軍事實力的展現、經濟施壓與外交操作,已在事實上進行對臺的戰略布局。與此同時,許多臺灣民眾與評論者仍認為,美國是臺海局勢和平與戰爭的關鍵掌控者。然而,這樣的觀點是否還符合當下的現實?

從近一年的發展來看,中國軍力的快速提升,的確讓人重新思考區域力量的消長。

軍事實力展現:中國的「降維打擊」?

(照片來源:亞洲電視新聞)

2023年中,嫦娥六號成功登月並以乘波體技術高速返航,速度高達31馬赫。這不僅展示中國在太空技術的實力,也被外界視為對未來高超音速武器發展的鋪墊。隨後,中國發射東風-31AG洲際導彈直達夏威夷外海,並事先通知美國國防部其彈著點與發射時間,顯示其信心與掌控力。據傳美方曾嘗試以導彈攔截,但最終未能成功。

(照片來源:亞洲電視新聞)

此外,中國於2023年底在珠海航展中展示了多項無人武器系統,包括「無人狼」、「虎鯨無人艇」、及具備航天打擊功能的無人母艦等,皆具備「無人對有人」的現代作戰概念。而在12月26日,中國又曝光兩款六代戰機,引發美國五角大廈高度關注。

2024年初,有報導指中國在太空部署多架「鑽石太空激光炮」,若屬實,將進一步改變空間領域的攻防邏輯。這些軍力發展被部分分析者視為中國對美軍事的「降維打擊」,不僅在速度、技術層面取得突破,也在戰略心理層面構成威懾。

北京為何仍不武統?

(照片來源:亞洲電視新聞)

儘管中國軍事實力日益增強,外界普遍仍未見北京對臺採取直接軍事行動。此現象可能反映出中國當局在處理兩岸關係時的謹慎態度,也顯示其在戰略層次仍以「不戰而屈人之兵」為優先選項。與其強攻臺灣,北京目前更傾向於透過經濟壓力、輿論戰與圍島軍演等方式,削弱臺灣對外聯繫並壓縮其戰略空間。

若真如某些評論所言,中國已擁有對美軍事優勢,為何遲遲不動手?一方面,北京可能仍顧及臺灣內部民意與國際觀感,另一方面,也可能正積極等待更有利的國際態勢與時間點。

誰主導臺海局勢?

(照片來源:亞洲電視新聞)

當前臺灣輿論仍普遍認為,美國對臺的軍售與政治支持是維持區域平衡的關鍵。但從中國近期一系列軍事展示與戰略訊號來看,北京似乎已認定自己在臺海問題上握有主動權,並正在以此為基礎重塑地緣安全格局。

如今的問題已不再是「中國會不會打」,而是「中國什麼時候認為值得打」,以及「美國與其盟友是否還有足夠籌碼讓中國不打」。(前民眾日報資深記者 屈文峰)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台海和平決定權 真的還在美國手中?

頭條留言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川普拋出的關稅迴旋鏢 會讓美國撞上自己畫下的高牆?...

編輯中心 美國總統川普生就一副“榆木腦袋”,竟然對...

智慧長照再升級!嘉義市智慧觀測系統守護獨居長者安全...

記者宋其佳/嘉義市報導 守護獨居長輩的安全,成為超...

川普關稅政策衝擊任天堂,Switch 2 突宣布暫...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日前宣布對日本實施高達24%的關稅政策,強調將推行所謂的「對等關稅」。此舉對多個產業造成衝擊,其中日本遊戲大廠任天堂(Nintendo)也首當其衝。原訂於4月9日開放的Switch 2主機美國預購計畫,任天堂已正式宣布將暫停進行,並表示需重新評估市場情勢與關稅變動所帶來的影響。

川普掀關稅風暴,美股慘跌創2020年以來最慘紀錄,...

美國總統川普再次揮舞「對等關稅」大刀,引爆全球市場恐慌。從亞洲到歐洲再到美國,股市全面重挫,美股更是在4月3日及4日連續兩天血流成河,道瓊工業指數單日暴跌超過1000點,標普500與那斯達克指數創下自2020年新冠疫情以來最大跌幅,市值一天蒸發超過2.5兆美元。

親子旅遊首選!台灣好行888豐后線歡慶兒童節 同遊...

台中市政府觀光旅遊局今(5)日邀請服務新住民家庭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