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中心
面對美國突如其來調高台灣貨品關稅,政府僅以補貼出口商作為因應,顯然過於被動且難以持久。筆者認為台灣應採取更強硬且務實的策略,包括調整對美經濟政策與外交態度,從而在國際貿易談判中爭取應有的尊嚴與利益,避免陷入長期被動挨打的困境。
應對美國意外增加台灣32%的貨物關稅,賴政府想不到因應的辦法,唯有先行推出880億元台幣,試圖以發錢補助的方式去補貼出口商,以利各種貿易的出口。然而,2024年美國對台灣出口423.36億美元,美國自台灣進口1162億美元,台灣對美國貿易順差約739億餘美元。至於,對中國大陸與香港出口1506.19億美元、進口806.23億美元,貿易順差699.96億美元。

但若看2022年,中國未檢討ECFA的貿易協定時,台灣還出超了1565億美元。可以說,一個中國的市場,已經比兩個美國還大。再說,光是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就已達2兆2000餘台幣,賴政府僅想以880億台幣補貼,恐將不夠,後續是否仍將繼續加碼補貼,而且還是年複一年的補貼,這將大幅犧牲台灣人民的納稅錢。
因此顯見,光是政策性補貼,必然極其被動不是辦法。而且,應該補貼的部分,應該是台灣高出韓國與日本或競爭國家的費率差額,而並非所增加的32+10%的全部差額。至於,政府的應對態度,應該是「由軟轉硬」,不應再對美國政府服服貼貼的貼熱臉。因為事實已經很清楚,很清楚政府已換來美國嗤之以鼻的「冷屁股」。

尤其,就在去年美債已經高達36兆美元,美國人的負債額度高達130%,美國每年利息高達1兆餘美元,美國人甚至連國債的利息都負不起(因為,她2025年度聯邦政府總支出6兆餘美元,但美國人的總體報稅收入才4兆餘美元),更別說「要還本金」。
由於,美元已經成為全世界金融與經濟專家口頭上的「龐氏騙局」,世界首富馬斯克更是多次警告預言「美國馬上就要破產了!」而在此種狀態下,台灣政府竟然還大幅擁有美元外匯高達92%。你說,這豈不是閉著眼睛,公然在拿人民的身家財產陷於一場不可能贏的賭注嗎?
而趁此美國大漲台灣關稅的時候,政府與央行不如多多拋棄美債與美元。因為,實質上,美債與美元也即將破產!更何況,台灣也用不到那麼多美元。而以拋售美元與美債這招,必能逼迫美債匯率及利率下跌,從而達到平抑其調整關稅的目的。
-1.jpg)
再則,台灣投審會可以開始開會檢討台積電與相關產業鏈赴美投資的議案,以扼阻相關各公司的對美投資,以之形成對美國擅自提高關稅的必然籌碼,以免台灣人民都在抱怨說「台積電送給美國三兆餘台幣,還要忍受美國的高關稅!」
光是對台積電與半導體相關產業鏈的從嚴審查,及對美債的大拋售,應該已能對川普形成巨大的威脅,使他主動產生私下與台灣政府談判的意願,而不是視台灣如同無物。再不足的話,後續可以加上「台灣禁止進口美豬、美牛」,並對美國進口台灣產品也同時相對設定「32%甚至更高的進口關稅!」相信這麼一來,必能使得美國政府產生與賴政府一談的意願。

或者,賴政府可以試圖與福建省政府和談,預期將使美國政府產生兩岸政府聯合對抗美國的憂慮態勢,而感到莫名的緊張,勢必將促進美國政府與賴政府談判的意願,同時這也形成了賴政府自我浮誇「身為台海兩岸之爭的棋手」的實際機會,賴清德及卓榮泰政府必能大大逆轉已在台灣人民心中種下的「無能」形象,為台灣奪得難得而寶貴的一分。(前民眾日報資深記者 屈文峰)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報立場※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別再貼熱臉!台灣不能再當沉默的貿易順差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