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齡飲食有解!專家揭長壽飲食五大祕訣 搭配三大生活習慣助攻抗老

如何讓自己活得長壽、活得健康?近年來興起的「養齡飲食」成為關注焦點。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欣診所院長顏佐樺指出,老化雖無法避免,但可以透過飲食與生活習慣的調整,有效延緩細胞老化的速度,提升健康壽命。(首圖/聯安預防醫學機構提供)

顏佐樺表示,長壽飲食的概念可從全球著名的「藍區」(Blue Zones)中找到線索。這些包括日本沖繩、義大利薩丁尼亞、哥斯大黎加尼科亞半島、希臘伊卡利亞島及美國加州羅馬琳達等地區的居民,不僅平均壽命高,也普遍擁有良好的健康狀態。

根據 Netflix 紀錄片《Live to 100: Secrets of the Blue Zones》與醫學研究,長壽飲食具備以下五大特點:

  1. 以植物性食物為主:95% 以上為豆類、蔬菜、全穀物等天然原型食材。

  2. 少量紅肉攝取:每月僅食用數次紅肉。

  3. 嚴控糖分攝取:每日添加糖不超過 28 克。

  4. 堅果與豆類為主要蛋白來源,避免加工食品。

  5. 適量飲茶或紅酒,攝取多酚類抗氧化物。

除了飲食習慣,顏佐樺也提醒,長壽藍區居民在生活方式上同樣有共通特徵,包括:

  • 日常自然活動:如步行、做家務取代刻意運動。

  • 重視人際連結:與家人共餐、參與社區互動,建立情感支持系統。

  • 擁有人生目標:信仰、興趣或使命感,都是維持心理健康的關鍵。

他進一步指出,壓力會加速染色體端粒縮短,影響細胞修復與再生,導致老化提早發生。維持穩定心情與正向生活步調,能有效保護細胞健康。

此外,根據《Nature》期刊研究,改變飲食模式僅需三天就能影響腸道菌相。高纖與多樣化植物性飲食可提升「益生性短鏈脂肪酸」,有助抗發炎與穩定新陳代謝。而過多紅肉與加工食品則會增加「腐敗性短鏈脂肪酸」,對健康不利。

顏佐樺建議,民眾可透過功能醫學檢測,如「腸保健康2.0」,評估個人腸道菌群與短鏈脂肪酸組成,再依據結果調整飲食策略,進一步掌握老化節奏。

「我們無法選擇是否變老,但可以選擇怎麼老,」顏佐樺強調,從每一餐做起、從每個生活習慣開始,配合科學檢測與健康觀念落實,就能為自己打造緩慢老去的人生旅程。

頭條留言
柯宗鑫
柯宗鑫
新聞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巴薩爭西甲冠軍命硬也補時逆轉絕殺

足球比賽最刺激的是總會在進入最後補時階段才發生「逆轉絕殺」!繼前一天曼聯在歐聯盃的延長加時接連進球逆轉絕殺之後,剛結束的西甲第32輪巴塞隆納主場迎戰塞爾塔之役,巴薩也演繹了最後補時階段逆轉勝,在1比3落後的情況下,最後連進3球而完成4比3驚天逆襲,絕殺了塞爾塔,當然正給了西甲衛冕軍

憲哥走心 KID翻臉 鹿希派被過繼 全紀錄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左起)謝坤達、林柏昇...

蔣榮宗ZONG嘗試影集音樂製作 烘托出劇情溫暖跟深...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蔣榮宗ZONG首度嘗試...

蔡佩軒Ariel夏季婚禮甜蜜登場 受邀分享勇敢追夢...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蔡佩軒Ariel即將舉...

嗨!營業中越南見習結束 花蓮開店試營運前試吃全部被...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嗨!營業中(左起)白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