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萣濕地冬候鳥即將告別 用相機捕捉最後美麗瞬間

超過400隻黑面琵鷺前來茄萣濕地過冬   圖/高雄市茄萣區觀光發展協會攝

南部最大聲/記者 蔣芮秜  高雄報導

過去幾個月裡, 茄萣濕地迎來數以萬計的候鳥,包括「白秋沙」、「黑頸鸊鷉」、「黑面琵鷺」、「寒林豆雁」等珍稀物種,不僅是生態系統中重要角色,也是衡量環境健康的關鍵指標。為讓更多人認識並珍惜珍貴自然資源,工務局公園處表示,茄萣濕地賞候鳥季節即將進入尾聲,呼籲市民朋友抓住最後機會,帶著相機前來捕捉自然美景,攜手守護生態寶藏。

 

  公園處表示,自去年10月候鳥季開啟以來,茄萣濕地已吸引7千至8千隻候鳥前來過冬。根據調查數據顯示,鳥類物種數量已逾50種,僅黑面琵鷺就超過400隻,而雁鴨科數量高達4至5千隻,鷸鴴科則有1千至2千隻。公園處也指出,這股賞鳥熱潮將持續至4月,今年由於濕地儲水豐富,許多擅長潛水的潛鴨屬也紛紛前來渡冬,除常見琵嘴鴨、赤頸鴨、小水鴨和尖尾鴨外,還有500隻至600隻鳳頭潛鴨聚集在此。更難得的是,亦發現羅文鴨、班背潛鴨的蹤跡,另有2隻稀有「寒林豆雁」,留下度冬至今未曾離開。

[圖一] 茄萣濕地冬候鳥 高雄市茄萣區觀光發展協會攝。.jpg

 茄萣濕地冬候鳥     圖/ # 高雄市茄萣區觀光發展協會 攝

 時序入春,天氣已暖,市民朋友可帶著相機走進茄萣濕地,把握最後賞鳥期。為維護珍貴濕地生態,公園處也呼籲市民朋友在賞鳥過程中遵守環保規範,不打擾鳥類的生活,保持環境清潔, 一同為這片大自然的寶藏盡一份心力。

# 高雄市茄萣區觀光發展協會

頭條留言
南部最大聲
南部最大聲https://ssno1.net/
南部最大聲由傳播、科技、多媒體人士組成;整合新媒體與AI,目標成為南部傳遞善能量、新科技、新趨勢網路音量最有影響力的傳媒。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幸福保衛站」暑假不打烊 北市府攜手四大超商守護弱...

墨新聞|記者鄭富鈺/綜合報導為了讓臺北市的兒童與青...

一票暢玩台北三大熱點 冰上樂園、兒童新樂園、101...

墨新聞|記者鄭富鈺/綜合報導北捷3日表示,臺北小巨...

柯建銘陣營造謠被抓包 鄭正鈐痛批失道德底線 恥度全...

墨新聞|記者廖濬弘/台北報導圖說:鄭正鈐(右三)今...

桃園中壢國民運動中心啟用「安心泳」AI防溺系統 打...

商傳媒|記者馬兆麟/桃園報導2025年6月,桃園市...

獲獎數居全國第二! 中市9名教育人員獲頒「杏壇芬芳...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台中市今年共有9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