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交大研究加熱菸氣霧 登上國際科學期刊

墨新聞|記者黃李舜/台北報導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研究團隊近日於國際科學期刊《Regulatory Toxicology and Pharmacology》發表台灣首篇針對加熱菸氣霧化學成分的本土研究。該研究運用先進化學分析技術,系統性比較加熱菸氣霧與傳統燃燒式紙菸煙霧中的有害物質含量,結果顯示透過「加熱」而非「燃燒」方式釋放尼古丁與氣霧,有效減少高溫裂解所產生的毒性化學物質。

研究指出,傳統紙菸在燃燒過程會產生大量有害化學物質,包括碳基醛類(如甲醛、乙醛)以及菸草特有亞硝胺(Tobacco-specific nitrosamines, TSNAs),這些物質與多種慢性疾病密切相關,尤以肺部傷害最為顯著;長期吸入此類物質,已被證實會導致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等重大健康問題。

相較之下,加熱菸透過「加熱」而非「燃燒」的方式釋放尼古丁與氣霧,不經高溫燃燒即能使用,因而有效減少高溫裂解所產生的毒性化學物質,加熱菸在多項關鍵有害物質的釋放量明顯較低,是一項重要的科學研究。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研究團隊發表台灣首篇,針對加熱菸氣霧化學成分的本土研究,並且發表於知名的國際科學期刊《Regulatory Toxicology and Pharmacology》。(畫面來源/國際科學期刊)

研究團隊採用液相層析串聯質譜(UPLC-MS/MS)及飛行時間質譜(UPLC-QToF)進行分析,發現加熱菸氣霧中11種碳基醛類的濃度下降幅度介於8.7%至91.6%;4種TSNAs的濃度則降低85.7%至95.4%。結果證實,以加熱取代燃燒的方式,能顯著減少多種已知具毒性及致癌性的化學物質。

研究團隊的報告指出,加熱菸之所以被視為傳統紙菸的替代品,主要在於其所排放的有害物質顯著減少。此次研究顯示加熱菸與紙菸在氣霧化學成分上有相當差異,成果與多國研究結果相符,例如包括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德國聯邦風險評估研究所(BfR)及日本國立保健醫療科學院等權威機構。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陽明交大研究加熱菸氣霧 登上國際科學期刊

頭條留言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花苞初放

第一朶花苞張開 你明亮的眼 濕潤無邊春色 蝶...

滿盤珠玉

盤中飧 一碗五穀雜糧 飯飽酒足 再幾瓶金高 ...

雨后螢光

御花園高高鐵塔 小蠻腰伸展 窗外飛春萬紫紅 ...

夜的起點,在梅嶺收雨之後,深邃的森林裡。 幽暗的...

嘉油鐵馬道最後1公里光廊 5月16日開工

墨新聞|記者宋其佳/嘉義報導嘉油鐵馬道經過第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