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球王李惠堂40週年紀念連載之19 球王42歲告別賽超猛

文/何長發 藍蔚台 圖/李念章

前言

2019年適逢兩岸中國華人一致認同的足球王李惠堂逝世40週年紀念,在現代足球運動發展超過一百五十年歷史中,我國唯一世界知名的足球大人物就是已故球王李惠堂。1976年,德國一家權威的《環球足球》雜誌組織世界球王評選活動,李惠堂與巴西的比利、英國的馬修斯、西班牙的斯蒂法諾、匈牙利的普斯卡斯被評為「世界五大球王」。值此李球王升天40週年紀念,緬懷球王不凡的足球人生,藉此機緣發哥與球王故鄉廣東五華人藍蔚台共同寫下李惠堂足球故事,並由叫惠堂叔公的李念章提供珍貴圖文資料,利用「樂聯網」電子報連載,讓新世紀的足球迷好好認知李惠堂的不平凡人生。

球王42歲告別賽超猛

球王李惠堂生前於1922年在南華青年隊崛起足壇,從此在南華足球會一鳴驚人,他在南華三進三退,並創造了南華足球王朝,1923至1925年開創南華首度稱雄香港甲足聯賽後,轉移上海樂華另創霸業,1931年1932年再續輝煌後外效印尼群力隊,後來在1935至1947年間,球王在南華留下最後風華,踢到42歲才高掛球鞋正式退休。那一代中國巨星李惠堂的告別賽如何呢?

大中華的足球經歷了很多的曲折,尤其遭逢抗日戰爭以及國共內戰,導致當時的體育發展困難重重,不但讓足球發展停滯不前,也讓李惠堂的足球員生涯受到嚴重影響。在那樣的環境下仍誕生了球王李惠堂這樣的足球巨星,確實值得我們認真去對待當年李惠堂的足球成就與傳奇。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受戰事影響,李惠堂從上海曾一度又轉往香港,而1941年日軍佔據香港後,李惠堂再避難至廣東。不過於此期間,仍積極參與推廣足球活動,但先拒絕了為日本人踢球,後又再拒絕在汪精衛偽政權任職,體現民族氣節,並在大後方開始「體育救國」的歷程,巡迴重慶、成都、自貢、昆明作表演賽和義賽,籌集資金救濟戰孤、支援難民,為抗戰募捐出賽達138場。

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李惠堂再返回香港足壇,繼續效力母隊南華隊。因中國時局仍頗為混亂,1947年秋,李惠堂只能帶領香港南華足球隊轉往東南亞比賽,與泰國、新加坡等國足球隊比賽獲得十連勝的佳績。回港後李惠堂又參加了香港中華業餘體育協會對香港足球總會與西聯的督憲盃足球比賽,年已42歲的他接連攻入數球,結果華聯隊以4比2擊敗西聯隊,那場比賽也成了他的「掛靴」告別賽。

不過也另有一說,1947年他在香港參加埠際賽(滬港杯賽的前身),他射出的一個罰球點球被守門員撲中,而該場比賽是他的「掛靴之戰」。球季結束後他就正式退役了。

李惠堂從17歲踢到42歲,先後馳騁球場25年,靠的是他的天賦與苦練,幾乎每場比賽都有入球,每個賽季少說射進70球,據非官方證實的統計數字,李球王25年累積進球有高達1860個,超越了世界球王比利的1281球紀錄。

回顧球王李惠堂不凡的踢球生涯中,他生前第一次出國踢球,就是1923年隨南華隊遠征澳洲,即以高超球技演繹了他個人在海外的第一次帽子戲法,連進三球而揚威國外,球王之名從此奠定了威望。

尤其1923年球王李惠堂年僅18歲首次入選中華民國足球隊主力國腳,首度遠征在日本大阪舉辦的第六屆遠東運動會。賽前日本人以為穩操勝算,準備洗雪前恥,不料卻以1比5慘敗,球王領銜球隊在東瀛氣死日本人,那年代我們中華足球國腳在遠運會對日本隊的不敗紀錄,也讓「甲午戰爭」以來,備受壓抑的中華民族在體育場出了一口怨氣。

當時才18歲的李惠堂披國家戰袍上陣,他在4場比賽中頻頻射門,斬獲連連,最後決賽中華民國足球隊在他的帶領下,以5比1大勝日本,獲得了冠軍,令中華民國的國旗,在大阪賽場之上高高飄揚。

到了1934年最後一屆遠東運動會,李惠堂是以隊長身份出征。在與日本爭冠軍之役,雙方3比3僵持不下之際,最後中華隊獲得關鍵的12碼罰球,就靠李惠堂一腳命中而奪下遠運會足球九連霸傲人紀錄。從此「李鐵腿」的綽號不脛而走。中華民國足球隊在李惠堂帶領下,成了那時代亞洲名副其實的足球霸主。

 

頭條留言
何長發
何長發
民生報資深足球專業記者。台灣唯一從1982年世足賽至今評寫最資深專業球評、 從2006世足年開始至今 首創國內「世足與運動校園社區巡迴演講」第一人、 台灣以個人名義著作足球專書最多作者。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反癱瘓救台灣 林岱樺與黃捷前進內惟市場宣講

記者游宏琦/高雄報導 立法委員林岱樺、黃捷攜手支...

基隆餐酒館腸胃不適個案增加 衛生局勒令停業調查

記者江育銓/基隆報導 有關民眾至基隆市ABV餐酒...

春節大掃除必備!「橘子工坊」為全家打造安心洗淨新標...

記者李婉如/綜合報導 春節將至,家家戶戶忙於大掃除...

基隆長照服務春節不打烊 有需求者請提早完成預約

記者江育銓/基隆報導 去(113)年是基隆市長期...

基隆足球冬令營 海洋大學、五堵國小展開 秒殺額滿!...

記者江育銓/基隆報導 今年寒假基隆市政府推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