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離岸風場到信仰現場,海能風電實踐地方共好願景

海能風力發電公司深耕台灣離岸風電產業,位於苗栗外海的海能風場自2023年9月起穩定供電,年發電量逾1300 GWh,足供38萬戶家庭使用,每年可減碳約64.5萬公噸。身為綠能推動者,海能風電今年首度參與苗栗具代表性的宗教活動——白沙屯媽祖進香,以實際行動祈求風調雨順,並藉由推出「風調雨順祈福車」及發送200份祈福大禮包,陪伴信眾平安完成近400公里的進香路程,落實「綠能同行、護佑未來」的願景。

白沙屯媽祖進香於5月1日啟程,吸引超過32萬信眾參與,自通霄拱天宮出發,行經彰化前往雲林北港朝天宮,展現深厚的民間信仰力量。海能風電不僅出動祈福車隨隊南下,沿途也蒐集超過四百張信眾祈願卡片,凝聚對平安順遂的集體祝福。大禮包以「風、調、雨、順」為主題,內容包含涼扇、手提袋、安全手環、野餐墊、紀念吊飾與《臺灣海鮮選擇指南》手冊,兼具實用與環保,體現企業關懷信眾的誠意。

祈福大禮包以「風、調、雨、順」為意象設計。(圖/海能風力)提供)

執行長陳美如親自帶領團隊參與進香活動,強調海能風電長期致力於地方深耕與文化對話。她表示,作為臺灣離岸風電的先行者,海能風電不僅要供應穩定潔淨能源,更應積極融入社會,與地方共生共榮。此次參與進香,是企業向地方文化致敬的具體行動,也是將綠能理念與民間信仰緊密結合的重要實踐。

秉持永續經營精神,海能風電除推動離岸風電技術在地化,亦長期與苗栗地區社團、學校及漁會合作,深化社區參與。從培訓漁民轉型為巡檢技師,到捐贈救生衣、導入電子海圖系統,提升漁業安全與永續發展。透過實際行動,海能風電不僅為臺灣提供綠能,更在文化、教育、產業等面向與地方攜手前行,實踐其二十年的在地承諾。

頭條留言
柯宗鑫
柯宗鑫
新聞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2025肉粽推薦】必吃名店特輯:寒舍、金賞軒、乾...

墨新聞|新聞策劃編輯部記者李婉如/綜合報導 端午節...

武崙國中再傳捷報 簡美芳老師與劉祐丞同學獲全國技藝...

墨新聞|記者江育銓/基隆報導近日教育部公布113學...

一展技職教育卓越成果 中市技術型高中專業群科簡報競...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為展現技術型高中學生的...

中市府表揚模範勞工 盧市長:關心美國關稅衝擊 「率...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中市府為表達對勞工朋友...

高師大攜手天德聖教 推動宗教文化與智能科技跨界創新...

墨新聞|記者魏思霖/高雄報導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近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