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腕掌關節炎常合併媽媽手、板機指 疼痛難纏! 「關節鏡清創及復位手術」讓她重回職場

  圖 /李熊熊 攝

南部最大聲 記者李熊熊/高雄報導

61歲高女士是代工廠作業員,因為右手拇指根部疼痛僵硬來到骨科曾祥睿醫師門診。高女士主訴症狀已經持續兩年,剛開始是拿鑰匙開門,騎摩托車催油門、抓剎車都會瞬間痠軟無力,後來對於需要反覆用拇指抓握重物的工作感到吃力,幾乎趕不上流程線!原以為是媽媽手,在診所打消炎針、做復健、穿戴輔具都沒效,近半年來在抓拿起重物時會自發性抽痛,甚至無法出力,就算請假休息、自行熱敷按摩,症狀不見改善還睡不好失眠!

曾祥睿醫師檢查時發現她右手大拇指旋轉時因拉扯損傷的韌帶,拇指就僵硬疼痛、活動不開,靈活度受限,在其右手掌面或背側也都有按壓到痛點。經過影像及理學檢查診斷為「拇指腕掌關節炎合併關節半脫位」。因為之前的緩解式治療效果不彰,高女士接受建議選擇「關節鏡清創及復位手術」。術後疼痛大幅減輕趨平,拇指活動度恢復良好,已能正常生活並勝任職場。

曾祥睿醫師說明:「拇指腕掌關節炎」是退化性疾病,常見於中老年人,女多於男,尤其65歲以上女性。由於拇指根部的第一腕掌關節的功能範圍廣,又是拇指靈活運動的關鍵,年紀越大,加上長期過度使用或不當施力,關節軟骨逐漸磨損合併韌帶損傷及脫位,導致疼痛、腫脹、僵硬和痠軟無力,甚至關節變形。

拇指腕掌關節炎除了少數受到外力撞擊或者韌帶鬆弛,主要還是長期過度使用,造成拇指腕掌關節發炎,提早退化。例如需要拇指抓握的鋤頭掘土、拿菜刀剁切,擰扭拖把毛巾、托起碗盤的農民、廚師、餐飲服務員。而隨著3C科技發達,電腦手機連續操作過久,還有上健身房的普及,重訓項目不得要領的運動傷害,使得年輕的患者臨床上也越常見了。
曾祥睿醫師指出: 拇指腕掌關節炎經常合併腕隧道症候群、媽媽手肌腱炎,或是拇指卡在彎曲狀態無法伸直的板機指肌腱鞘炎,因為這幾個疾病都是不當使用施力、過度使用有關,需要專科醫師的確切檢查診斷以對症治療。治療方式以症狀情況而定:拇指腕掌關節炎初期是動作時痛,靜止時比較輕鬆,所以最先要作的是讓整個手指手掌休息,病減少高強度拇指活動,可局部塗抹消炎藥膏、口服止痛藥緩解,或局部注射類固醇或生長因子(PRP),同時搭配進行物理治療以改善。若症狀仍持續,還有配戴拇指支架以提供支撐與穩定及減輕關節負擔的關節融合術或韌帶懸吊術。

當以上非侵入性緩解方式效果都不佳,且疼痛嚴重影響睡眠起居、工作時,可以考慮手術方式。除了需要切開拇指關節、切骨矯正的傳統開刀方式外,目前還有關節鏡手術及關節置換術。本案例選擇的關節鏡手術,是運用關節鏡來清除發炎及骨刺,減低疼痛改善活動的微創技術,傷口小、手術時間短、組織破壞小,併發症少,能迅速降低疼痛,住院兩三天可出院,復原期短,兩周後即恢復正常活動、職場工作,手術自費約3至5萬元不等。

曾祥睿醫師建議民眾:當症狀已經影響正常生活,應及早尋求專科醫師診療,但預防勝於治療,預防拇指腕掌關節炎,須避免長時間過度使用手指,養成正確的手部活動姿勢習慣,平常可以做第一拇指舒展保健運動並鍛鍊肌力,掌握手部健康!

拇指舒展保健運動
1.維持手掌貼平於平面,同時盡最大幅度移動大拇指向外伸展。維持姿勢10秒,並重複3至5次。
2.進階版~使用橡皮筋增加阻力訓練肌力

頭條留言
南部最大聲
南部最大聲https://ssno1.net/
南部最大聲由傳播、科技、多媒體人士組成;整合新媒體與AI,目標成為南部傳遞善能量、新科技、新趨勢網路音量最有影響力的傳媒。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相信凱恩99%正式告別「無冠」陰影

就在今夜5月3日德甲聯賽拜仁慕尼黑作客挑戰萊比錫,在先落後兩球下反超,卻在最後補時進入90+4分鐘硬被「絕平」3比3收場,原本拜仁贏球即提前兩輪今晚即宣告奪冠,如今平手之後,仍可以說拜仁已算99%完成重奪德甲冠軍了!因為拜仁今晚好在拿下重要一分,就算勒沃庫森往後三場全勝,最終追平積

AI賦能產前診斷 北市聯醫:讓每個新生命都有更好的...

墨新聞|記者呂泓陞/台北報導面對精準醫療技術快速進...

臺北國際龍舟賽5/30開戰 221隊競速爭鋒 蔣萬...

墨新聞|楊秉鈞2025年臺北國際龍舟錦標賽將於5月...

學者專家齊聚探討美中貿易危機 高崇雲籲以文化藝術淨...

針對美國總統川普對世界各國進行高關稅從而引起世局動盪乙事,中華學術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兼中華文化藝術總院院長高崇雲講座教授在5月3日上午11時於鉅星匯國際宴會廳召開「當前時局座談會」。邀請學者專家21人共襄盛舉,包括引言人中華文化藝術總院院士連勝彥大師、聖約翰大學校長唐彥博教授、名政論家華梵大學杜震華特聘教授等三位著名學者發表評論。

AI 神助攻新北教育!12 年國教最終壓軸登場 家...

面對升學制度變革與AI世代挑戰,新北市政府教育局5月3日攜手中華未來學校教育學會、新北市中小學家長會長協會,共同舉辦「114年度促進家長參與學校教育暨十二年國教基本教育宣導」壓軸場。此次活動以「多元升學 × 學習歷程 × AI學習」三大核心貫穿,吸引數百名家長與學生齊聚共學,成為上半年國教政策宣導的亮點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