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雜誌在倡議永續議題上持續領航,繼CSR企業社會責任獎、USR大學社會責任獎後,今年再拓新局,首度舉辦《遠見》ESG醫療永續獎。首屆便吸引全台36家醫院、83件方案踴躍參賽,最終由18家醫院、26件方案脫穎而出,獲獎率為31%。在5月6日舉行的頒獎典禮中,共頒發首獎5座、楷模獎8座、績優獎13座,20位醫院院長、副院長親自出席領獎,見證醫界投入永續實踐的決心。
獲獎名單中,衛福部雙和醫院、亞東紀念醫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表現最為亮眼,各拿下三座獎項,成為本屆最大贏家。雙和醫院更抱回象徵醫院整體永續表現的醫療永續組首獎,而新光醫院、高雄市立小港醫院、高雄榮總、馬偕紀念醫院,則分別在人才發展、低碳營運、公益推動、樂齡友善四大傑出方案組中奪下首獎。
本屆評審團包括來自醫界與永續領域的專家學者,採兩階段嚴謹審查,除參考國際標準,如世界衛生組織(WHO)、健康無害醫療組織(HCWH)等架構,更以《遠見》長年累積的ESG企業永續獎經驗為基礎,將醫療ESG表現分為五大類進行評選,期能全面檢視醫院在永續治理、社會責任與環境行動上的實際作為。
面對氣候變遷所引發的公共衛生風險,醫療機構不僅是救護病患的第一線,更是韌性與應變能力的關鍵堡壘。此次獎項呼應國際趨勢與國內政策發展,包括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首度設立「健康日」、IHF即將舉辦以永續醫療為主題的世界醫院大會,以及台灣政府推動的健康台灣、綠色醫療政策,皆展現醫療永續已成全球不可逆的發展方向。
在本屆參賽與獲獎方案中,可見台灣醫院在推動永續上已具備豐富成果與創新思維。評審特別強調,未來不僅要強化策略執行與專業整合能力,更應加強績效展現,透過具說服力的量化數據與質性影響力,作為推廣與擴散的基礎。同時也呼籲醫療機構盡早建構永續治理單位,應對日後可能強制揭露的ESG資訊與碳盤查要求。
《遠見》永續獎項自2005年起即扮演跨界平台角色,歷經企業、大學再至醫院,持續串聯多元場域推動共好行動。藉由首屆ESG醫療永續獎的成功舉辦,不僅為台灣醫療界打造嶄新舞台,也進一步將永續影響力拓展至社會最核心的照護體系,迎向更具韌性與共融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