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爾夫球場到滯洪池 澄清湖爭議背後的公私邊界與法治試煉

墨新聞|記者游宏琦/高雄報導

記者/游宏琦 專題採訪報導

從高爾夫球場到滯洪池:澄清湖爭議背後的公私邊界與法治試煉
在城市治理與法治原則的交叉口,高雄澄清湖高爾夫球場近日所爆發的封場風波,儼然成為當代地方政府如何處理公有資產爭議的風向標。高雄市政府以水土保持與公共安全為由,動用重機具封鎖球場出入口,並中斷水電,引發俱樂部與會員、員工的強烈抗議。此舉激化勞資與行政對立,也引發社會對「程序正義」與「行政權邊界」的高度關切。

私地?公產?澄清湖球場糾葛的源起

澄清湖高爾夫球場座落於高雄市區精華地段,為市有土地、民間經營,屬「公地私營」典型。然而球場長年面臨違規使用、農藥污染、水保疏失等問題,加上租約屆滿未順利更新,市府遂以「公共安全與防洪」之名,強勢介入場域。依市府說法,該地應納入滯洪設施規劃,以保障下游居民安全。

但球場不僅是歷史資產,亦是南台灣高球人才的培育重地。過去吸引日本前首相、美軍將領蒞場,也承辦各類業餘與青少年賽事。面對市府粗暴接管,自救會與俱樂部會員於5月9日號召赴凱道陳情,要求尊重程序、保障權益、依法行政。

公地公用?議員與學界提出公共轉型構想

市議員湯詠瑜於總質詢中,提出高雄市應將此球場由私立轉為公立經營之建議,參考南投中興新村模式,結合捷運黃線、棒球場與休閒綠地,打造「多功能複合式體育園區」。此舉可降低高球參與門檻、促進全民運動與青少年教育,並避免場地淪為私產。

該提案獲議長康裕成高度肯定。市長陳其邁亦回應,當前最急迫為解決滯洪與水質安全問題,未來會由市府秘書長負責全案整體評估,納入長庚醫療、社區照護等多元用途考量。

然本案最敏感的傳聞,仍在於「是否另有財團開發計畫」。針對外界質疑市府有意藉回收之名實為招商開發,至今官方未明確否認,引發部分球場會員與環團疑慮。
記者訪問台灣高爾夫教育發展學會理事長吳一昌,他強調:「高雄市中心若能保有一座符合正式比賽規格的高爾夫球場,是城市極為難得的資產。若輕率回收轉作商業用途,不僅是對歷史的忽視,更將重創台灣高球運動發展,尤其對於正在成長中的青少年選手,是難以彌補的損失。」

吳一昌呼籲市府:「請向市民明確宣示未來土地用途與保留公共運動功能的承諾,否則此案將永難擺脫『圖利財團』的陰影。」

市府程序處理是否踰矩?自救會批「行政自力救濟」

市府此次未經司法裁定便進場封場,自救會代表陳君聖嚴厲批評:「若未依法提訴訟、未獲判決即強行點交土地,就是對民主法治的踐踏。」他進一步指出,此案涉及會員財產權、會員證物權、雇傭關係、土地返還等民事爭議,應由法院裁定、不得以行政手段逕行取代司法。

此論點不無道理。若容許行政機關為求效率或基於「公共利益」名義跳過訴訟程序,日後所有公產糾紛皆可能步入「行政自力救濟」之險境,形成對私人產權與程序保障的長期傷害。

四、回收轉型的利與弊:從公共運動到都市規劃再思考

若從都市規劃視角出發,市府擬將澄清湖球場轉型為具滯洪、生態與休閒三合一的空間,理論上對環境與市民皆具利多。例如:

  • 優點

    1. 滯洪與水保功能可有效解決極端降雨問題。

    2. 公立高球場可降低費用、增進民眾使用。

    3. 可與鄰近棒球場與捷運線整合為完整運動廊帶。

  • 缺點

    1. 現有高球人才培訓資源恐遭中斷,影響南部體育發展。

    2. 若未明定用途與管理機制,恐將為商業開發預留空間。

    3. 高球會員與員工安置、補償爭議未解,恐造成長期社會衝突。

因此,若市府真有意公共化或轉型,應以「公地公用、公民參與」為前提,透過公開聽證、法律程序與妥善規劃,取得最大社會共識。

市政改革必須立足於法治與信任

澄清湖高爾夫球場案,已不單是一場土地爭議,更是一次法治與公共治理的雙重考驗。一方面,高雄市若能以公立方式保存核心都市高球場地,將是體育平權的重要進展;另一方面,若行政權逾越法治界線,社會信任將遭難以彌補之損害。

高雄市政府必須對市民清楚說明三件事:一、未來是否有出售或開發計畫;二、如何依法處理現有球場使用糾紛;三、是否承諾保留運動功能與青少年訓練空間。唯有面對問題、正視程序、廣納公意,方能走出此場風波,在法治與城市願景之間找到真正的平衡。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從高爾夫球場到滯洪池 澄清湖爭議背後的公私邊界與法治試煉

頭條留言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歐冠外亞冠變另焦點 星級沙國搶人又搶戲

國際足壇矚目的歐冠踢出本賽季爭霸雙雄之際,亞冠精英聯賽冠軍已告產生,沙烏地阿拉伯吉達國民(Al-Ahli SFC)隊在最後決賽中以2比0擊敗川崎前鋒,創下吉達國民隊史上的首座亞冠冠軍紀錄。

印巴空戰看台灣防衛 美國真能保護我們嗎?

墨新聞|編輯中心5月7日凌晨,巴基斯坦以中國製的殲...

《狂犇九頭牛》網紅教父黃冠融 葉式特工 油條兄弟聯...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百秒短劇《狂犇九頭牛》...

鄧麗君30週年舉辦筠園音樂會 花語匯流2025朵花...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 鄧麗君30週年筠園音...

洪義陷四女爭奪風暴 網友怒吼蔡君岱火力全開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蔡君岱(左)與洪義(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