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傳媒|記者金政美/台北報導
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家庭關係、職場互動,還是金融交易,很多人難免會遇到各式各樣的法律問題。有時只是小小的爭議,但一不小心,也可能演變成需要專業協助的訴訟或刑事責任。來自【敦洋法律事務所】、同時也是【法巢法律諮詢網】律師團隊成員的王培安律師以常見的法律案件說明,除了給民眾基本的法律常識保護自己,也提醒民眾,如果真的不慎面對這些情況,應尋求及早、適切的法律建議,將可以大幅降低後續的風險與損失。
詐欺與人頭帳戶案件 被害與加害的一線之隔
目前台灣刑事案件中,詐欺和洗錢問題尤其嚴重,特別是人頭帳戶。王律師分享,現在最常見到的情況是,當事人本身也曾經是被詐騙集團欺騙的受害者,可能損失了數百萬元,卻在過程中因不慎協助轉帳或提供帳戶,成為刑事案件中的被告。
令人擔心的是,即使能證明當事人主觀上是被騙、並無幫助詐騙的故意,仍可能面臨起訴與高額民事賠償的風險。每一筆匯入的贓款,都可能變成需要自行賠償的金額。
王律師指出,在這類案件中,將特別著重於協助當事人釐清事實、完整蒐集對話記錄與金流證據,協助向檢察官或法院說明自身並非共犯,而是被害者。
透過專業協助,不僅是在刑事責任上爭取應有的權益,更是為了防範後續龐大民事賠償的重大風險。對於涉及人頭帳戶或詐欺指控的民眾來說,及早尋求律師協助,不僅是自保,更是避免「雙重受害」的重要關鍵。
家事案件 情感糾葛中的法律守護
除了刑事案件外,在家事案件上情況也相當多,包括離婚、監護權、扶養費、遺產分配與侵害配偶權等問題。王律師指出,家事事件與一般財務糾紛不同,往往牽涉到多年的生活細節與情感互動,處理上更需要細心與策略。
例如在爭取子女監護權的案件中,法官會綜合雙方過去的生活照顧情形、子女意願、家庭支持系統等諸多因素。王律師指出,將指導當事人如何合理應對與另一方的互動,如何準備對自己有利的事證,同時結合社福資源,協助當事人全方位應對複雜的家事法律爭議。
而王律師本人具備社工背景(台大社工系畢業),能從法律與社會工作雙重角度,為當事人量身打造更全面的協助方案。
勞資案件 保護工作權益的堅實後盾
針對勞資爭議,王律師也處理過多起與工時、工資、職災、資遣與不當解僱相關的案件。他指出,許多勞工在面對職場問題時,往往因不熟悉相關法規與程序,而錯失主張權利的時機。不論是爭取合法工資、釐清雇傭關係,或是在離職協議、資遣費計算上出現爭議,及早尋求律師諮詢,都能幫助當事人掌握有利證據、降低風險,避免權益受損。
王律師也分享,很多民眾在遇到問題時常常會猶豫:「我到底要不要請律師?」事實上,許多看似小事的糾紛,如果及早介入專業處理,反而能夠避免日後演變成更嚴重的後果。尤其在詐欺、人頭帳戶、家事爭議等複雜案件中,沒有及時諮詢法律專業,往往會錯過關鍵的防禦或蒐證時機。

此外,王律師也分享,在選擇律師時,一個非常重要的考量是:律師是否能親自全程處理案件,並且與當事人保持充分的溝通。現今許多事務所普遍存在接案律師與實際處理律師不同人的情況,也就是由資深律師負責接案,但後續撰寫書狀、聯繫當事人甚至出庭的,往往是其他資淺的律師。這樣的分工方式,在像家事、勞資這類需要高度雙向溝通與細節掌握的案件中,容易因資訊傳遞不完整而產生極大落差。
因此,王律師建議,選擇一位能從初次諮詢到後續處理皆親自負責的律師,是確保權益、提升溝通效率的關鍵。他也強調,這不只是對當事人的負責,更是他對自己專業執業原則的堅持。
更多法律知識請參考:https://www.law00019.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