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農曆四月初八是釋迦牟尼佛的誕辰,也是國定佛誕節,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自國曆五月初起,即在各地佛光山道場及全國各地廣設浴佛亭,更融合感恩母親節的主題,鼓勵大眾以蔬食報恩,淨化身心,累計有近百萬人參與,參與者雲集各界人士,從稚齡孩童到銀髮長者,無論本地居民、學校師生、醫護人員,甚或外籍朋友,都以虔誠之心,跨越年齡與文化界線,共沐佛恩,展現人間佛教的跨文化與國際性影響。

浴佛現場遍佈全台各地,包含東部和澎湖、金門、馬祖等外島,從都市社區到偏鄉村落、街頭巷尾,都能看到佛光人和大眾齊聚佛光山各地道場或文化廣場、公園市場、醫院學校、機關團體等地,布置莊嚴的浴佛池,讓人人合掌誦偈,浴佛浴心,藉此傳遞祈願世界和平、身心安樂的願力。

佛光山開山祖師 星雲大師曾言:「我們應該以道德人格、慈悲心、尊重他人等莊嚴的心態來慶祝佛誕節」。此次佛光人同心慶佛誕,正是以信仰融入生活,以慈悲涵養社會。活動不僅凝聚社區情感,也深化文化教育與慈善理念,為推動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如SDG 3健康與福祉、SDG 4優質教育、SDG 13氣候行動、SDG 16和平與正義、SDG 17多元夥伴關係等目標貢獻心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慶佛誕中,積極推動蔬食A計劃,更與連鎖Pizza品牌攜手合作,推廣蔬食,並取得了顯著成果。自四月初以來,已有逾2萬人加入響應蔬食A計劃,表達他們對地球、對健康的關懷,並以實際行動支持素食文化的推廣。

透過這一計劃,簡單易行的蔬食飲食選擇,以減少碳排放、保護環境、推動永續發展,同時也期望激發更多民眾對生態保護的關注。數據顯示,2021至今,響應蔬食的天數已達522,917,301天,這不僅是人數的增長,還是對環境、對地球深遠影響的具體體現。通過這段時間的蔬食實踐,減少的碳排放量相當於8,500座大安森林公園一年的碳固存量;減少的耗水量則相當於10座明德水庫的容量。此外,在減少土地耗損和糧食耗損方面,蔬食計劃也發揮了顯著的作用。其中減少的糧食耗損量相當於能為300萬人提供一年的糧食。

未來,佛光會將持續推廣「三好、四給、五和」理念,舉辦更多文化、教育與公益活動,繼續推動蔬食A計劃,邀請更多民眾加入環保愛地球的行動,以蔬食為橋樑,讓愛與關懷遍及每一個角落,幫助地球走向更永續的未來。
頭條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