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林官邸1號固定公廁全新亮相 首設久待示警功能 看顧長者安全

墨新聞|記者鄭富鈺/綜合報導

四季繁花盛開,充滿園藝文化歷史景觀的士林官邸公園,近期完成園藝展覽館旁1號公廁的大規模改造,以「安全、舒適、明亮、人性化」為核心,導入智慧科技與貼心設計,為市民打造一座真正友善的如廁空間。無論是長者、身障者、推嬰兒車的家長,甚至是獨自帶孩子出門的媽媽,都能在此感受到城市溫度。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處繼完成座公園流動公廁改造為景觀公廁後,北市府公園處持續推動公廁2.0計畫,將目標擴展至固定公廁,這次士林官邸1號固定公廁改造的重點是,將無障礙廁所從公廁內部移至入口處,方便輪椅族與行動不便者第一眼就能找到。全新設計的電動開關門與壁掛式洗手台,讓身障者也能輕鬆如廁、洗手無障礙。針對親子需求,則設置了兒童馬桶、安全椅與換尿布台,讓不同年齡層都能安心使用,展現城市對多元需求者的包容與體貼。

士林官邸1號公廁同時導入最新物聯網(IoT)與智慧感測系統,廁所內的耗材(如衛生紙、給皂劑、消毒液)若即將耗盡,會即時透過LINE推播通知清潔人員,確保使用不中斷;智慧空間感應則自動控制燈光與設備電源,有人使用即自動開啟,無人後15分鐘關閉,達到節能效果。

此外,因應高齡化社會趨勢,特別導入「久待示警功能」,當使用者在廁所內停留超過30分鐘,系統將主動通知人員前往確認,預防意外發生。這不僅是科技的應用,更是對生命安全的守護,這也是公園公廁的首次創舉。

公廁有久待示警功能 是對使用者生命安全的維護

公園處長藍舒凢表示,我們不是只在做一間廁所,而是打造一種讓人感到被照顧、被尊重的空間。從設計到建置,我們用心思考每一位使用者的需求。園藝管理所主任吳旻靜則補充,透過智慧型設備的數據累積,有助於AI未來發展應用,公園公廁能更精準地服務民眾,城市公共空間也將持續優化。

北市府公園處期讓公廁,能成為被照顧,被尊重的空間

這項公廁改善工程展現臺北市政府對高齡友善與智慧城市的堅持與實踐,不只讓如廁變得更方便,也讓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這座城市的溫度與進步。士林官邸不再只是賞花名所,也成為智慧宜居生活的縮影。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士林官邸1號固定公廁全新亮相 首設久待示警功能 看顧長者安全

頭條留言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湖畔·夕陽·思

2023-07-24,星期一 天氣:晴;66~...

薩迦派-董居祖古仁波切蒞臨高雄「大慈」弘法 /...

墨新聞|記者游宏琦/高雄報導【記者游宏琦/高雄報導...

劉書宏 邱子芯 賴郁庭 李睿紳《百味人生》擦出跨階...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李睿紳(右起)賴郁庭、...

沒有開火的勝利?815偵察艦如何讓19國軍演熄火

墨新聞|編輯中心美國、澳洲主導的「2025護身軍刀...

從記憶到素養!國中會考更素養 《會考制霸》影音課程...

在AI快速崛起與十二年國教素養導向轉型的雙重挑戰下,國中教育現場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學生如何有效學習?老師可以精準教學嗎?評量接得住嗎?」成為教育界共同思索的命題外,更重要是教育統計指出社會資本弱勢(偏鄉、清寒、隔代等)學生,在國中教育階段的會考主科表現明顯落後於一般學生,尤其在國、英、數三科「C待加強」比率為常態學生兩倍,顯示補救教育模式亟需翻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