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遊戲中學習尊重與界線,幼兒園推動性平教育見成效

教育部國教署在113學年度推動性別平等教育,將其列為補助「教保服務機構辦理議題融入教保活動課程」的指定議題之一,積極鼓勵各地幼兒園落實教學。在中央與地方政府合作下,已有許多教保服務機構主動將性平教育納入日常課程,期盼自幼建立幼兒對性別平等的正確認知與態度。國教署更於全國教保資訊網上發布37則性平教學示例,提供教保人員參考,促進教學資源共享。透過系統性規劃與實務教學,從生活中帶領幼兒學會肯定自己、尊重他人與包容多元,為營造安全與尊重的學習場域奠定根基。

新竹縣新社國小附設幼兒園即以「認識自己、尊重多元、保護自己」為主軸,設計出一系列富有情境與互動性的課程內容,透過繪本導讀、角色扮演及生活化的教學活動,引導幼兒從中理解性別概念,並建立自我認同。例如園方運用「身體紅綠燈」的活動,引導幼兒認識身體界線,學會表達「我不喜歡被碰觸」等自我保護語言。同時結合模擬情境的方式,幫助幼兒辨識危險、尋求協助,強化其面對陌生與不安全情境時的應對能力。這樣的教學不僅幫助幼兒建立性別意識,更讓他們從小懂得保護自己與尊重他人。

臺北市立信義幼兒園透過繪本引導幼兒觀察與發現。(圖片來源:教育部)

而在臺北市立信義幼兒園,教學團隊則採取多元且貼近生活的策略,將性平觀念融入繪本導讀、親子共讀、桌遊與學習區活動之中。教師們設計一系列遊戲化的互動情境,例如在桌遊中融入性別角色模擬,讓孩子們在過程中自然感受並討論性別多元的概念,不再侷限於傳統性別刻板印象。在教學之外,園方也透過舉辦親子活動與家長日等方式,將性平教育延伸到家庭與社區,凝聚親師合作,共同為幼兒建立健康、正向的性別觀,並強化其自我保護意識與人際尊重態度。

國教署指出,學前教育是孩子性別意識與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若能在幼兒階段善用遊戲與生活經驗,引導孩子自然學習性平觀念,將有助於其未來建立尊重、同理與包容的核心價值。性平教育不只是學習如何保護自己,更是在理解性別多元中,培養尊重差異、欣賞他人與自我價值的起點。國教署強調,將持續與地方政府攜手推動性別平等議題融入幼教現場,鼓勵更多教保人員以創意與愛心打造友善、安全、多元共融的學習環境,讓性平種子在孩子心中萌芽茁壯,陪伴他們走向更開放與尊重的未來。

頭條留言
柯宗鑫
柯宗鑫
新聞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大陳幼稚園創辦人李才傑逝世20週年紀念會 募款辦學...

墨新聞|記者韋石/綜合報導記者韋石/綜合報導 原位...

冠軍男團 F.F.O 簽唱會台北場 擠爆信義街頭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F.F.O簽唱會遇颱風...

中颱丹娜絲襲台 13縣市、4區放颱風假 嚴防致災性...

墨新聞|楊秉鈞中央氣象署6日晚間10時表示,第4號...

黃小琥返鄉 我是高雄查某仔 邀鄉親大腿舞淚光閃閃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黃小琥我是高雄ㄟ查某仔...

民生社區巡狩隊 颱風將來

清晨5時,萬籟俱寂、人蹤罕見,民生社區繞他一圈。 氣象局都說這個丹娜颱風詭異,它是從台灣海峽南端到北貫入,不登陸、擦邊球,卻不容小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