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登船陪航   國海院與臺法小帆手   共探海洋實作科學

墨新聞|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

記者王承綸/高雄報導

2020年「樂觀小帆手海洋臺灣夢」1,500公里環首航、2024年「攜手共創航向蔚藍」36460位師生挑戰1,939公里跳島航行後,宜蘭縣蘇澳岳明國中小2025攜手國際航向蔚藍」帆船跳島計畫於今(2025)519日再度啟航,展開新一輪海上學習旅程。延續去年與國家海洋研究院(簡稱國海院)合作的良好經驗,岳明國中小今年再次邀請國海院於519日至24指派四位研究人員隨船航行與臺灣及法國學生一同展開實地教學,讓海洋教育真正從教室走向真實海域。

本次國海院執行三項海洋科學任務,結合理論與實作,並將成果轉譯為科普知識。研究人員422日前往宜蘭烏石漁港,進行行前訓練與儀器操作測試1.航行風險判別利用國海GoOcean海洋遊憩風險資訊平台結合岳明國中小的航行安全評估表,提供即時海氣象風險視覺化資訊,協助航行決策與安全判斷,並開放家長與民眾即時追蹤帆船位置,提升透明度與安心感。2.海洋分層特性探索:和學生實際操作溫鹽深儀(CTD於航行過程觀測臺灣從北到南的海洋溫鹽特性淡水與海水交會處的溫鹽分層現象,深入解海洋結構與水文變化。3.海洋漂流廢棄物調查:操作蝠魟網(MantaNet)執行塑膠微粒調查,探討海洋污染問題,引導學生從數據認識人類行為對環境的影響。

圖説:國海院研究人員於帆船上向臺法小帆手說明溫鹽深儀(CTD)操作原理與測量方式,帶領學生認識海洋觀測儀器。
(國海院提供)

參與航行的多位學生分享:「謝謝你們我能深入體會到海洋的知識,我也是第一次體會到開大型帆船還有做各種不同的科學調查」、「科學家的調查讓我們的航行跟環境有更多連結、了解更多海洋的資訊」、「感謝國海院對這次活動的支持,未來希望有更多的互動機會讓孩子們與家長增加對海洋的認識,進而成為保護海洋的公民」。家長也表示:「孩子回家後不停講科學家教的事,還主動說以後不用塑膠袋了」「這次真的學到很多生活中不會接觸到的海洋知識」。

岳明國中小黃建榮校長表示:「感謝海洋委員會及國家海洋研究院支持攜手國際的航行計畫派出海洋科學家與臺法學生攜手展開海上航行,不僅探索海洋、交流海洋文化,更親身參與海洋科學調查工作,把全世界當教室

圖説:國海院研究人員與法國小帆手於淡水河口共同布放CTD儀器,觀測河川入海處的溫鹽分層現象,了解淡水與海水交會所產生的混合特性。(國海院提供)

海洋委員會管碧玲主委表示:「這次安排國家海洋研究院四位研究員,攜帶近百萬元的科學儀器,隨船協助學生進行海洋探測,不僅強化海洋科學探索,也希望可以培養更多的海洋科技人才」

國海院陳璋玲院長表示:「這是一場很特別的海洋之旅,國海院派出的科學家和臺灣與法國的孩子們透過帆船航行連結彼此,乘風破浪,為知而航,以實際行動推動海洋教育」

本次航行成果也將於523日至25日在高雄駁二藝術特區2025法國生活節在高雄(攤位94)展出,內容包含海象風險資訊、塑膠微粒調查成果、海水分層現象以及海洋廢棄物AI影像資料集平台,邀請更多民眾一同認識海洋、關心海洋。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科學家登船陪航   國海院與臺法小帆手   共探海洋實作科學

頭條留言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弄巧成拙

賴清德推動的「大罷免」結果很快就會揭曉,這位「務實的台獨工作者」是否會弄巧成拙,反而加快兩岸走向統一的進程?!

日韓強勢之外 看東亞足球華人三兄弟順位

剛落幕不久的東亞盃四強決賽,日韓保持強勢地位,尤其是日本,這次不調回旅外好手,純派用本國J聯賽球員出賽,更首次單屆全勝登頂,隊史第一次衛冕東亞盃。而論日韓實力優勢之外,發哥倒想談論一下「華人民族」體系的東亞足球三兄弟的順位之爭。

以PLT引領再生醫美 思必瑞特生技登場亞洲生技大展...

墨新聞|記者呂康滐/綜合報導PLT血小板凍晶領導品...

第五屆蓮師十萬大薈供 全台藏僧齊聚為世界與台灣祈福...

墨新聞|記者陳莉林/高雄報導【記者 陳莉林/責任編...

專業按摩打造飯店商務服務新標竿 深受港陸商務客肯定...

墨新聞|記者呂康滐/綜合報導隨著國際旅遊與商務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