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結石真會引發膽囊癌! 全球罕見0.5%癌變機率發生在高雄男身上

膽結石雖為常見疾病,但輕忽不處理,恐釀罕見惡性變化 圖/李熊熊 翻攝

南部最大聲/記者 李熊熊  高雄報導 

膽結石雖為常見疾病,但輕忽不處理,恐釀罕見惡性變化!高雄一名60多歲張姓男子因照顧家人、且自認無不適症狀,未依照醫囑接受膽囊結石切除手術,結果一年後因胃痛、脹氣及右上腹劇烈絞痛就醫,檢查發現已為第2期膽囊癌。醫師指出,膽結石癌變雖罕見,全球病例僅約0.5%,但確實可能發生,提醒民眾別忽視身體警訊。

    博田國際醫院肝膽胰外科副院長李金德教授表示,早在去年初為張男進行超音波檢查時,就發現其膽囊內有兩顆約2公分大的結石,當時即建議手術切除膽囊,但患者考量家庭因素與症狀不明顯,選擇觀望。 直到今年5月初,張男因多日胃痛、脹氣加上右上腹絞痛難耐再度就醫求助,檢查發現膽囊壁明顯增厚,立即安排膽囊切除手術。沒想到術後病理報告顯示,膽囊已癌變為第2期膽囊癌。

    「醫學上,膽結石合併膽囊癌的比例不高,目前全球病例約0.5%,屬於罕見病變癌化。」李金德教授表示,自己執刀40多年,處理過的膽結石癌變病例不到10例。此次依《外科教科書處理原則》標準程序,為患者執行「膽囊附著處肝臟切除」與「膽管旁淋巴清除術」。後續若發現癌細胞擴散,將安排術後化療,若無擴散則需定期追蹤。

    他進一步說明,膽結石的自然病程可分三階段:第一階段為飯後胃悶痛、脹氣;第二階段出現腹部絞痛,且每年復發機率約20-50%;第三階段進展為急性膽囊炎,每月發作機率約3%。

    此外,膽結石若長期未處理,除慢性膽囊炎,還可能引發膽管結石、胰臟炎、膽管炎或黃疸,甚至進一步癌化。統計顯示,50歲以上膽結石患者每年約有0.08%的機率演變為膽囊癌。

    李金德教授表示,膽囊癌實屬罕見,通常初期毫無症狀,因此不容易被發現,建議民眾若出現胃痛、右上腹不適等膽結石症狀,應及早就醫檢查,避免延誤病情,錯失黃金治療時機。

頭條留言
南部最大聲
南部最大聲https://ssno1.net/
南部最大聲由傳播、科技、多媒體人士組成;整合新媒體與AI,目標成為南部傳遞善能量、新科技、新趨勢網路音量最有影響力的傳媒。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一場意外的世俱盃爭霸比數讓人看到了啥?

新版FIFA俱樂部世界盃爭霸戰切爾西只用半場時間以3比0把巴黎聖日爾曼揍得找不著北,硬生生從大熱強者手裡搶走了冠軍獎盃,成為世界足壇唯一「大滿貫」球隊,帕爾默半場梅開二度閃耀全場,鐵血藍軍用冠軍基因證明了足球不光靠金錢,更要有精氣神!我們還看到了啥?

嘉市災後復原持續加速 主要幹道去化預計7/16完成...

墨新聞|記者宋其佳/嘉義報導丹娜絲颱風為120年來...

配合鐵路高架化工程 嘉義火車站7/17起人行及旅客...

墨新聞|記者宋其佳/嘉義報導為配合鐵路高架化計畫C...

蘭潭環潭公路已搶通 後山步道持續搶災封閉

墨新聞|記者宋其佳/嘉義報導受到丹娜絲颱風帶來的強...

湄洲媽祖託夢必須親臨客家大院 李㼈發願助建姜太公道...

墨新聞|記者廖濬弘/台北報導資深藝人李㼈曾自曝從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