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賺大錢嗎? 西洋蔘的一點啟發

文:李天豪

作為世界上最早食用人蔘併入藥的國家,中國人從來都認為人蔘是萬藥之王。中國人普遍認為:「人快死了想要延命,來一鍋蔘湯,是最好的辦法。」這個想法,由來已久。早在3500多年前的甲骨文上,就有人蔘的「參」字。

中國最早的中藥學名著《神農本草經》裡,也記載著中國4000年前,就已經形成的人蔘藥用的觀念:「人蔘,味甘微寒,主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除邪氣。」、「明目,開心益智。」、「久服,輕身延年。」、「一名人銜,一名鬼蓋,生山谷。」

由於有這麼猛的功效,人蔘在中藥中的地位,從來都是高高在上的。從東漢開始,無論氣候多麼惡劣,總有人冒著風雪前去長白山採參。採參還有一大堆講究:「人蔘要由領隊的老大負責挖,其他人只能在旁邊驅趕蚊蟲,先用栓有銅錢的紅絨繩,套在參葉上,替人蔘帶上籠頭,怕參娃娃逃了。」

接著,在人蔘周圍劃出個框框,四角插上四個索拔棍,稱之為固寶,最後,挖參時,先小心破土,再用光滑的鹿骨釺子,慢慢地一根一根地挖參鬚子,把參鬚周圍的土除淨後,再用青苔茅子將參拉出來,經過這麼繁複的程式,一根價值連城的人蔘才終於到手。

你看,多麼麻煩…,比起現代工廠做精密機械的步驟,不惶多讓…,但是,這跟中美貿易有啥關係?

在中國採參最多的團體,是長期居住在長白山一帶的女真人,從16世紀開始,女真人在遼東馬市的貿易中,最常見的交易貨物就是人蔘。

根據當時的紀載,女真人所需要的布匹、穀物等,都是通過人蔘貿易換取的。

所以,為了壟斷採參資源,女真人常常殺害進入長白山一帶採參的漢族人。

非常凶殘啊…

後來,這些漢人只好逃到朝鮮境內,去採集那裡的高麗蔘。

 

後來,女真後裔建立清朝後,更設立嚴格的規定。

康熙帝降旨:「凡採參必須領票,但凡私自偷採的,輕則充軍,重則問刑。」

然而,人蔘的價值之高,依然刺激著無數人鋌而走險。

這種殺雞取卵式的作法,很快就把東北人蔘挖的斷子絕孫了….

每年整個東三省,只能出產七、八公斤的野山參。

想想整個中國的富貴人家對人蔘的信仰,這麼點人蔘哪夠啊…

那自然是價格暴漲。

驚人的利潤,驅動著大批採參人,前去更加寒冷的西伯利亞採參。

到後來,甚至連俄羅斯的人蔘也逐漸挖光了。

野山參在遠東地區,到了瀕臨滅絕的地步。

燃鵝,就在所有人,都以為人蔘要從這世界上絕跡的時候….,發生了一件改變其命運的事情:一個叫做皮埃爾·杜德美(Pierre  Jartoux)的法國耶穌會傳教士在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來到了中國。

此人雖然名義上是個傳教士,但是精通地理、數學、植物學,且熟知中國歷史,因為其廣博的學識,很快康熙便安排他去到蒙養齋,做自己兒子的數學老師。

他也不辱使命,不但把牛頓的微積分傳入中國,在教學期間還負責撰寫了一本《崇禎曆書》。六年之後,康熙又任命Jartoux跟白晉、雷孝思等耶穌會傳教士,測製《康熙皇輿全覽圖》。

在繪製這張地圖時,Jartoux專門負責冀北、遼東、滿洲,以及沿長城一帶的測量,命運把他帶到了財富猛然噴發的火山口上,雖然後然發財的是別人….,在東北地區考察時,Jartoux敏銳地發現,當地很多人都在到處尋找一種叫做「ginseng」的東西,後來跟當地老鄉一打聽,他發現這個叫人蔘(ginseng)的玩意價值不菲。

本身精通植物的他,很快就詳細地描繪出人蔘的形態、藥性、生長環境、分佈區域和採集方法,他自己還親自服用了人蔘,認為效果卓越,卻有奇效。

1711年4月12日,杜德美把自己關於人蔘的記錄,通過信件發回法國,還附上了他親手繪製的人蔘圖,並被收錄在了一本《耶穌會士通訊集》中,兩年之後,此文又被轉載在了英國皇家學會的《哲學彙刊》上,引起了科學家的興趣,這篇文章的關鍵在於,Jartoux推斷,在地球上其他地理條件相似的地方,也有可能發現類似的物種。

文章是這樣描述的:「人蔘產地,大致位於北緯39度-47度之間,東經10度-20度(以北京子午線為基準)之間……,這一切使我認為,若世界上還有某個國家生長此種植物,這個國家恐怕是加拿大,因為據在那裡生活過的人們所述,那裡的森林、山脈與此地的頗為相似。」

這個觀點,令另一個法國傳教士對此產生了濃厚興趣。此人叫做約瑟夫·拉菲託(Joseph Lafitau),當時正在加拿大魁北克地區傳教,魁北克如今也是加拿大唯一一個,法裔佔絕對多數的省,Lafitau將復刻自Jartoux文章的人蔘繪圖,拿給當地的土著印第安人看」他們立即認出,這是當地土話稱為「嘎蘭特恩」的草藥。

當地的印第安部落,將「嘎蘭特恩」當作一種輕度興奮劑,還有些人,把它的莖葉汁液塗在身上或衣服上,來吸引異性,但是,沒有人會像中國人那樣,把它當成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因此,這東西滿地都是,根本沒有人會特意採集。

這就是遍地金礦沒人挖啦…

Lafitau腦筋動得快,將其命名為西洋參(American ginseng)。很快的,法國商人意識到它巨大的潛在價值,並開始向當地土著收購,1718年,成箱(注意這個單位)的西洋參跟著其他貨物一起。從加拿大運往到中國,在廣州的市集上吸引了巨大的關注。

當地的老中醫認為:「這種產自外國的人蔘性涼,而不像中國人蔘性溫,因此,甚至比中國人蔘更加有療效,可以治療更多的病。當西洋參被運往北京之後,朝廷太醫院的御醫們按照中醫的傳統理論,詳細擬訂了西洋參的性味、歸經以及主要功能,並在《本草備要》中將西洋參列入新增的第一種藥,稱其:「苦甘涼,味厚氣薄,補肺降火,生津除煩,虛而有火者相宜。」

有了皇家認證,西洋參也有了資格證書,價格在中國開始狂飆,甚至每克價格超過了黃金,在加拿大賣一美元一磅的白菜價,在中國可以當黃金賣….,這種暴利立刻引發了震動加拿大的挖參狂潮,很快加拿大的西洋參也快絕跡了……,沒關係,加拿大挖光了,還有大美利堅帝國。

1738年,當時還是英屬殖民地的賓夕法尼亞省府報發出頭條:「很榮幸地向諸位報告,在本省發現了著名的中國人蔘!」,很快,西洋參被大量發現存在於美國的溫帶森林中,主要產地在西弗吉尼亞州,俄亥俄州,肯塔基州和田納西州的阿巴拉契亞山脈地區(Appalachian regions)。

結果是:「在美國當地,15美元一磅的美國版西洋參,貼上《花旗參》的洋標籤之後,就可以在中國賣到500美元一磅!」好吧,這可是植物版的掏金熱,而且比美國西部的礦物掏金熱早了幾十年。

1797年9月,俄亥俄州冒險家約翰·馬修斯(John Mathews),帶領著一支隊伍在東部的大山當中,連續四天四夜不眠不休地瘋狂挖參。這些老美應該沒有中國人那種講究:「人蔘要由領隊的老大負責挖…..再用青苔茅子將參拉出來。」

我估計挖法跟拔蘿蔔差不多….,因為,他們每人每天,都可以採集到60磅西洋參,約合3萬美元,這相當於一艘中型貨船的價格。2014年,美國歷史頻道的專題紀錄片《阿巴拉契亞的亡命之徒》,就是記錄這段史,西洋參貿易,成就了美國最早的第一批千萬富翁,比如著名的丹尼爾·布恩(Daniel Boon)…

Boon是著名拓荒者與探險家,美國廣為人知的民間英雄,其最著名的事蹟,是在1775年,成功通過了坎伯蘭峽,開拓了荒野之路(Wilderness Road),使得現在被稱為肯塔基聯邦的地區,被納入美國聯邦。其實,他是去那裏挖植物版黃金的。

還有約翰·雅各布·阿斯特(John Jacob Astor),他創造了阿斯特家族,百年後的阿斯特四世,是鐵達尼號上最富有的乘客,是當時的世界首富,擁有近8700萬美元的淨資產,相當於2019年的22.1億美元。

美國國父華盛頓也在日記中記載了這樣的一段:「我目睹匹茲堡到費城兩座城市之間的道路上,塞滿了各種滿載著西洋參的貨車、火車和馬匹,每一袋西洋參,都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1783年2月,美國第一艘到達中國的商船『中國皇后號』(Empress of China)裝載滿滿的29噸西洋參,歷時半年之久,橫跨太平洋來到了珠江的黃埔港,這一船西洋參賣了不可思議的30萬美金,要知道,1803年,美國向法國購買214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也才支付1500萬美元而已,這30萬美金,可以在美國西部買下比台灣還大的土地,從此之後,無數滿載西洋參的美國商船,絡繹不絕地奔赴中國。

到了18世紀後期,每年有大約70噸西洋參從美國新英格蘭地區運往中國。據統計:在1820年到1903年之間, 美國每年向中國出口超過20萬磅西洋參,平均價格大約每磅2.5美元,從1906年到1970年,美國仍然平均每年出口21萬5千磅西洋參,這是個可以經營好幾代的買賣。

曾在美國獨立戰爭中當陸軍少校塞繆爾·肖(Samuel Shaw)是『中國皇后號』的商船大使,他得意的說:「歐洲那些傻子,要動用真金白銀來中國買茶葉、絲綢?而我們美國人,只要用不值錢的西洋參來換就可以了,如果不是這些中國人,我們的西洋參只能爛在地裡無人問津,因此,請容許我感謝這個國家賜予我們的高貴和奢華……。

當然,就算美利堅地大物博,但是這種瘋狂的挖取,還是導致野生西洋參瀕臨滅絕。美國政府很快制定了保護法,禁止非法採集野生西洋參,當然,亡命之徒總是有的,因此,幾十年後,美國的野生西洋參也基本滅絕了,如今市面上的西洋參,99.99999%都是人工栽培的。

1885年,喬治·斯坦頓成功地在紐約州人工繁殖了150英畝的西洋參,從此,西洋參人工栽培被廣泛採用,如今,美國依然是西洋參的最大出產國,而且,直到1994年,西洋參還是美國對亞洲主要的出口商品之一,主要出口地就是遠東的中國、韓國、日本等深信人蔘功效的地區。

為什麼說到1994年為止呢?你先猜猜看,世界第二的西洋參出產國是誰?很顯然的,是加拿大。那麼第三名呢?是中國。自從1994年,中國也引進了西洋參人工栽培技術,並在本土成功繁殖。你想賺大錢嗎?希望這篇西洋蔘的故事,可以給你一點啟發。

頭條留言
李天豪
李天豪
資深歷史老師,服務於教科書出版社與補習班多年。 喜歡看歷史,更喜歡說故事,規定自己一年要寫一百萬字。 說書不只是職業,也是一種生活方式。 寫出來的文字,都是可以說的故事。 每個故事背後,主角不同,說的都是人性。 人性永遠不變,幾歲來看,總是很有意思。 以史論今,希望以後可以論金,最好不要變成論斤。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體驗西藏年度最大慶典 不可錯過「雪頓節」曬大佛

對於藏族來說,藏曆新年固然是一年一度的重要節日,但是藏曆6月30日的雪頓節,則是一場涵蓋宗教與生活層面的盛大慶典活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包括一年僅有一次,吸引來自全球近20萬人前往朝聖的哲蚌寺「曬大佛」,以及來自西藏各地的眾多藏戲團,將齊聚羅布林卡展開聯合藏戲演出。札西德樂旅行社總經理閆建鴻表示,「雪頓節每逢哲蚌寺的展佛儀式,都會由寺內僧人抬出巨幅絲織唐卡釋迦摩尼佛像在戶外攤開,而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唐卡佛像。前幾年即使遇到疫情,哲蚌寺依然舉辦儀式,因為這蘊藏為西藏祈福平安的目的,意義格外不同。」

英超大結局曼城四連霸 瓜帥成就「勝利機器」

歐洲五大聯賽的最後懸念英超冠軍得主,在2024年5月20日凌晨終於出爐,已經將爭冠主動權牢牢握在自己手中的曼城在最後一輪比賽中主場3比1擊敗西漢姆聯,最終成功奪冠,從而成為了英格蘭足球頂級聯賽歷史上第一支四連冠的球隊。也宣告本賽季英超在大結局後全落幕了。

國父紀念館「跨時空對話」創意徵件 得獎作品揭曉

「跨時空對話」創意徵件活動,由國父紀念館舉辦,為未來公共藝術啟動預演。自今年的元旦開始徵件至3月31日,總共吸引了167件參賽作品;其中視覺圖像類作品居多,文字作品更包羅萬象,從小說、散文到詩歌、劇本應有盡有。經過初審和複審,最終誕生了2件創意大獎作品,分別是《自然共榮‧文化薈萃》和《生活所在》。

《足球經》世界足球戰術交會大融合 打破傳統變出多樣...

現在世界足壇各個流派打法莫不朝著技能、體能和心智慧等高度全面發展的方向前進。而過去片面強調技能、體能的時代已經結束。過去我們常把世界足球定義為幾大流派,即歐洲派、南美技術流派、歐洲拉丁派以及歐洲力量流派,但隨著時空科技的演變下,已經交會大融合成混合式的打法,早已打破了昔日的界

臺中文創驚艷巴黎 TCOD台中原創商品獲國際發明...

【記者廖宥婷/台中報導】 臺中文創再傳佳績!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