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伊恬事件揭示體育協會制度問題 高爾夫教育發展協會理事長吳一昌嚴正譴責

墨新聞|記者游宏琦/高雄報導

記者游宏琦/專訪報導

17歲的台灣桌球女將葉伊恬,原受邀參加WTT美國大滿貫賽,卻因賽程與亞洲青少年桌球錦標賽衝突,遭中華民國桌球協會以「國家榮譽優先」為由,未經充分溝通即取消其參賽資格,引發社會關注與體育治理爭議。教育部體育署署長鄭世忠罕見動怒,明確指出「沒有選手,協會就沒有存在必要」,並強調協會應以選手為核心思維。

針對此事件,台灣高爾夫教育發展協會理事長吳一昌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這起事件凸顯了體育協會與選手之間溝通的嚴重失衡。協會應該是選手的後盾,而非障礙。」

吳一昌理事長針對此事件發表以下控訴與評論

事件始末:溝通失衡引發爭議

據報導,葉伊恬與教練莊智淵均表示未接獲協會通知,對於參賽資格被取消深感憤怒與失望。體育署要求桌協公開說明並道歉,否則將暫停補助款。然而,桌協僅張貼一封《署長來信》,未見道歉文字,導致鄭世忠在記者會上怒斥:「選手要秘書長道歉有這麼困難?」

吳一昌指出:「協會在處理此事時缺乏透明度和同理心,這對年輕選手的成長和信心造成了傷害。」

選手為核心:體育治理的新共識

體育署此次態度堅決,反映國際體育組織治理趨勢的轉變。根據《世界運動治理規範》,選手參與決策、透明治理與責任機制已為現代運動組織的基本要求。選手應有參賽選擇權與適當的申訴管道,而非淪為行政命令的受害者。

吳一昌強調:「我們應該建立一個以選手為中心的體育治理模式,確保他們的聲音被聽見,權益被保障。」

協會失職:制度性問題浮現

葉伊恬事件雖為個案,但類似的權力失衡與資源傾斜問題,在其他協會亦屢見不鮮。例如,過去有國手遭拔除資格,只因「非本派系選手」;或是資源分配集中在特定俱樂部、教練體系,導致優秀選手被邊緣化。這種不透明與裙帶操作,根植於協會會員制度的不合理設計。

吳一昌指出:「這些制度性的問題需要徹底檢討和改革,否則將持續傷害台灣體育的發展。」

人頭會員與選舉操控:改革迫在眉睫

鄭世忠指出桌協選舉中「異常增加會員」的現象,疑似為操作選舉鋪路。這類「人頭會員」問題,在其他協會亦屢有爭議。體育署預告將嚴查不正常入會情形,並明確拒絕通訊投票作為選舉手段,顯示中央有意介入改革。然而,單靠行政機關干預仍不足,國會應修法完善《人民團體法》與《體育法》,加強對協會選舉與財務之監督。

吳一昌表示:「選舉應該公平、公正,任何操控行為都應該被揭露和制止。」

制度再造:從選手參與到公民監督

現代體育治理呼籲「以選手為核心」,應從制度層面納入選手代表進入理監事會,參與決策流程。體育署應制定「選手代表比例原則」,確保協會運作不脫離基層需求。此外,推動協會運作透明化,應仿效國外做法,建立公開財報制度與利益揭露機制。由教育部體育署設置的「運動團體評鑑機制」,也應將選手滿意度與投訴處理納入評分指標。

吳一昌建議:「我們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監督機制,讓選手和公眾都能參與協會的運作,確保其透明和負責。」

葉伊恬的控訴,是整個世代的吶喊

葉伊恬事件並非單一協會行政錯誤,而是整體體育治理價值轉變的壓力點。協會不是管理者的權力場域,而是服務選手、推動國家體育進步的平台。無視選手意願、逃避責任、拒絕道歉,不只是傲慢,更是制度落伍的表現。未來改革之路仍長,但從這一場公眾憤怒開始,也許能促成一次體育治理的轉型契機──讓體育真正回到「以人為本、以選手為尊」的初衷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葉伊恬事件揭示體育協會制度問題 高爾夫教育發展協會理事長吳一昌嚴正譴責

頭條留言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音樂:言語之源,萬象之母,關於「音樂」奧義的三段...

墨新聞|記者韋石/綜合報導 記者韋石/綜合報導 ...

命理乾坤 您善於理財嗎?

今天我們且從紫微斗數裡的「財帛宮」來探討您是否是屬於善於理財的族群,亦或是屬於不善於理財的族群。因為「財帛宮」代表一個人的賺錢能力和花錢態度,也是進財的管道。

台幣升值帶動AI家電熱潮 家電展萬元起再享補助

暑假將至,氣溫與電費同時高漲,帶動全台家電換新潮,「第26屆台北3C數位影音家電展」7月4日至7日於台北世貿登場,集結LG、DYSON、Toshiba、三星、Panasonic、Sony等近百家品牌,從AI語音冰箱、智能滾筒洗衣機、百吋AI顯示器到掃地機器人一應俱全。本屆展場不僅祭出萬元起跳優惠,更搭配政府汰舊換新補助最高省2萬元,再加上台幣升值利多,新機價格平均再降一成,吸引不少消費者搶先出手,為家中升級智慧節能家電。

劉書宏讓丁寧心跳加速 為她提前慶生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劉書宏(右)讓丁寧(左...

點外送不用信用卡也能付!foodpanda x 全...

在宅經濟盛行的時代,外送早已成為日常生活的必備服務,看準這股龐大的消費需求潛力,全支付與外 foodpanda 今(7/1)日正式宣布雙方共同合作,首度在台灣實現電子支付與外送平台的跨界整合。這次合作不僅讓全支付 600 萬會員能在 foodpanda 平台上使用帳戶或銀行付款,還首創「無信用卡也能付款」的場景,為 Z 世代、銀髮族等不同族群打開便利支付的大門,也成功串聯起外送與線上、線下零售的全齡全場景支付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