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中風後無法自主行走 聯新國際醫院靠1招改善生活品質

一名曾因急性腦中風就醫急診的患者,雖及時透過取栓手術搶通血管,術後卻留下右側肢體無力的後遺症,連穿衣、行走都需家屬協助。歷經傳統治療與復健仍未見明顯改善,經轉介聯新國際醫院功能與再生醫學中心醫師盧炳昇評估後,導入內生性幹細胞輔助療法,歷經一期6次約半年的時間,患者從需要家屬攙扶進步到能自主行走,生活品質明顯改善。

e6r56t
聯新國際醫院功能與再生醫學中心醫師盧炳昇。圖:聯新國際醫院提供

盧炳昇說明,這種療法最大特色是「不需體外培養」,內生性幹細胞療法是透過注射顆粒性白血球增生素(G-CSF)喚醒體內既有的周邊血幹細胞,讓這些「沉睡的修理工」透過血液流向受損組織,如腦部、神經系統、心臟等,啟動人體自我修復功能,將人體自我修復能力提升3-5倍,修復神經與血管結構,強化康復進程,因此成為輔助常規治療的方案之一。體外培養幹細胞因須抽細胞進行培養後再移植體內,除了費用高昂外也須謹慎挑選協助培養的業者避免感染或是細胞癌化的風險,內生性幹細胞更顯安全又實惠。

04盧炳昇醫師 0
聯新國際醫院功能與再生醫學中心醫師盧炳昇提醒,內生性幹細胞療法並非人人適用,患者在進行前必須經完整評估。圖:聯新國際醫院提供

由於內生性幹細胞療法主要是「強化自我修復」,因此,盧炳昇提醒,此療法並非人人適用,患者在進行前必須經完整評估,包括「身體狀態評估」,無血液疾病或癌症病史,倘若患者本身已出現腫瘤,就算癌化風險極低,為避免療程誘發癌細胞增長,也不建議患者使用;第二,「療程前評估」,無感冒、感染或發炎狀況下才能施行;最後是「認知評估」,對療程預期須有正確認知,激發程度與患者體質、再生能力有關,效果會因人而異。

頭條留言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回饋母校!陳國青捐贈西門子旗艦軟體 助大安高工培育...

墨新聞|記者鄭富鈺/綜合報導司騰達股份有限公司總經...

北捷明星「捷米」出任務 歡迎來2025文博會相見歡...

墨新聞|記者鄭富鈺/綜合報導「捷米」接招!亞洲最具...

親子放電新地標!內湖石潭公園7米高鱷魚遊戲塔萌翻登...

墨新聞|記者鄭富鈺/綜合報導內湖最近吸引親子瘋玩的...

臺北代表隊挺進愛沙尼亞 國際少年運動會蓄勢待發

墨新聞|記者鄭富鈺/綜合報導2025年國際少年運動...

煙火、夕陽、河景一次收 迪化休閒運動公園私房賞花火...

墨新聞|記者鄭富鈺/綜合報導臺北最浪漫的夏日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