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能沉默」justfont創辦人:字型是文化根基 盜版正在扼殺創作

墨新聞|記者廖濬弘/台北報導

走進justfont位於台北的辦公室,牆上掛滿了手繪字稿與數位打樣。創辦人葉俊麟拿起一張「金萱體」的原始設計稿,指尖輕撫過墨跡暈染的筆畫邊緣:「這不是電腦自動生成的,是設計師一筆一劃寫出來的。每個轉折的弧度,都是反覆修改二十次以上的成果。」

justfont 設計師使用製圖工具在稿紙上繪製字體

一萬三千字的漫長旅程
台灣人每天在手機、廣告、書籍上看見的文字,有八成來自少數幾家字型公司的創作。justfont是其中少數仍堅持本土開發的團隊,旗下「金萱體」曾創下群眾募資破千萬紀錄,而與YouTuber「壹加壹」合作的「粒線體」更成為年輕世代設計愛用字型。

「設計師平均一天只能完成十個字。」葉俊麟解釋,一套完整繁體字型需涵蓋13,000字以上,從風格定調、筆畫調整到數位化編碼,需耗時兩年以上。他展示電腦中「凝書體」的開發檔案,光是「永」字就有三十多個修改版本,「我們不是在賣『字』,是在販售數萬小時的專業累積。」

生日當天仍伏案寫字
2024年初,團隊接獲使用者檢舉,發現電商平台有賣場以300元低價販售「粒線體」盜版檔案。該字型原創者、「壹加壹」成員一粒回憶,開發期間她連續半年利用夜間與假日書寫,連生日當天都在趕稿:「手寫到虎口發炎,但想到能讓台灣多一款特色字體就堅持下去。」

更令團隊憤怒的是,盜版者不僅賤賣檔案,還將字型包裝成「行銷素材禮包」在社群流傳。justfont委任律師指出,這已構成《著作權法》第91條「意圖銷售而重製」罪行,檢方估算單一侵權賣場不法所得即超過245萬元。

justfont 設計師聚精會神將概念階段字體手繪呈現

字型產業的生存保衛戰
「提告是最後手段,但我們別無選擇。」葉俊麟坦言,台灣字型產業正面臨結構性危機:國際大廠壟斷市場、本土公司相繼被併購,加上盜版猖獗,讓原創者難以生存。他舉例,日本字型售價是台灣的3倍,「不是我們不值這個價,是市場被盜版壓得抬不起頭。」

justfont近年持續透過講座、教材推廣授權觀念,卻發現連設計科系學生都誤認「買電腦附的字型就能商用」。2025年6月,屏東地檢署正式起訴涉案賣家,求處最高5年徒刑。此案也創下台灣首例由字型公司主動提報刑事訴訟的紀錄。

讓文化活著的溫柔革命
採訪尾聲,葉俊麟說,「如果我們沉默,會對不起眾多支持者與日夜辛勞的創作者。我們做字,是為了讓我們的文化活著,不能被消費完就丟掉。」

目前,案件由屏東地方法院開庭審理中,justfont 也將持續對外公開相關進展,呼籲產業與社會共同關注字型創作的生存環境與制度建設。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我們不能沉默」justfont創辦人:字型是文化根基 盜版正在扼殺創作

頭條留言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新北永平國小地下停車場 力拚115年6月完工 創先...

墨新聞|記者孫筱華/新北報導新北市永和區永平國小停...

城鎮韌性防空演習明實施 新北交通局提醒公共運輸疏散...

墨新聞|記者孫筱華/新北報導2025城鎮韌性防空演...

嘉藥打造產學接軌示範平台 引領中藥品質升級...

墨新聞|記者宋秉祥/台南報導隨著全球對中藥品質與與...

文化幣遊台中! 中市青年席位5折起 邀您「藝」起來...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文化部今年將文化幣適用...

後生主播有大將之風!  中市客委會首辦客語主播營 ...

墨新聞|記者馬源培/台中報導為培養客語新世代播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