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時放得下的功課》努力了這麼久,為什麼還在原地打轉?那些你沒察覺的人生陷阱

墨新聞|記者韋石/綜合報導

   
   

為什麼有些人總是不斷重複犯同樣的錯?為什麼我們明知道某些習慣不好,卻還是改不了?這不是你不夠努力,也不是你命不好而是你還沒真正「看懂自己」。馬偕醫學院臨床教授張明志在《隨時放得下的功課》中指出,人生的煩惱和痛苦,來自一種看不見、卻影響一輩子的力量「習性」。從佛教的「業障」到基督教的「原罪」,都在提醒我們:人一出生,身上就帶著缺點與慾望,要修正這些,得花上一輩子的時間。

習性從哪裡來?不是只有個性這麼簡單

有些人天生容易生氣,有些人總是拖延、逃避,這些都不是偶然。張明志解釋,我們的個性其實是「習性」的累積,可能來自父母的基因、也可能受到環境影響,像是家庭教育、學校老師、朋友圈、甚至社群媒體。

習性一旦形成,就像長在心裡的根,很難改。它不只影響我們的情緒和選擇,也決定我們對人生的態度。佛教說,每個人死後會根據一生累積的行為「記錄」而轉世,這些記錄,就像存在靈魂雲端的「資料庫」,讓人一生一世都在重複修一樣的課題。

人生,真的就是一連串的修課

有人覺得活著就是要開心過日子,為什麼還要那麼累地修行、奉獻?張明志說,其實我們每天都在做功課,從起床、工作、與人相處,到生病、老去、照顧家人,都是一種「修」。

他引用佛教的「八正道」來說明,人生要活得好,得靠「看對事情、說對話、做對事、走正路、想正面、記正念、專注、持續努力」。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不容易。但只要開始練習,就會發現,很多原本很苦的事,其實只是還沒懂該怎麼面對。

▲馬偕醫學院臨床教授張明志

改變自己,才是修行的起點

很多人都很會看別人的缺點,卻不太願意面對自己的問題。張明志提醒,真正的修行,不是去糾正別人,而是看見自己的盲點。他引用六祖慧能的話:「見己過,不見他人過」,就是最簡單、但最難做到的修行功課。當我們一直批評別人、跟人比較,其實只是讓自己的內心更不安。若能把焦點拉回來,問問自己:「我有沒有好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會發現,其實真正困住我們的,不是世界,而是自己。

做善事,不用多偉大,小小舉動就能改變世界

「諸惡莫作,諸善奉行」這句話,大家可能耳熟能詳,但什麼叫「善」?張明志給出最貼近生活的解釋,幫爸媽做家事、主動關心朋友、對路人微笑、用心完成工作,這些都是。

修行不是要你當聖人,而是做一個「有良知、有良心、有良能」的人。別人怎麼說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對得起自己、對得起心裡那個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自己。

我們的人生功課,沒有完成那一天

有人會問:那這些功課到底要做到什麼時候才算完成?答案是——沒有「完成」這件事。張明志說,人生不是考試,不會有交卷的一天。你今天做了善事、明天也還要做;今天放下了一點執著,明天還要繼續練習放下更多。

人生就是這樣一堂一堂的課,從來不會真正畢業,但每學會一課,人生就會少一點迷惘、多一點清明。每個人只要把自己的事做好,就已經在改變這個世界。

真正的自由,是能放得下

張明志最後提到,要獲得真正的平靜與自由,不是去控制世界,而是學會放下對時間的焦慮、放下對空間的執著、放下對他人眼光的在意。當你不再活在過去、也不一味追求未來,就能在此時此刻,好好活著。這堂人生的功課,沒有大小高低,也沒有對錯高下。只有一個問題:你有沒有認真學?如果有,那你已經走在修行的路上。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隨時放得下的功課》努力了這麼久,為什麼還在原地打轉?那些你沒察覺的人生陷阱

頭條留言
編採中心
編採中心
我們是一群正向思考與高度熱忱的新聞從業者,有溫度的報導與分享快樂的經驗,是我們24小時365天不分晝夜的職責!歡迎各單位及企業提供我們採訪訊息及活動通告,有任何編採的需求也請留言或提供給我們建議,請在電郵[email protected]留下您的好消息,感謝您。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看義西雙雙時隔28年再進四強 女足歐錦賽激情吸眼球...

2025年歐洲女子足球錦標賽(UEFA Women's EURO 2025)另稱「女足歐洲盃」,正進入最後八強淘汰賽階段,整體水準領航女足世界的歐洲列強國家,八強捉對踢得驚心動魄,上屆新科歐冠英格蘭女足,面對實力堅強的1984年老冠軍瑞典隊,逆轉追平再靠PK大戰險闖關;另外義大利以及西班牙女足隊則是

「做人要學關公」!丁學忠強調「忠義在心」不負鄉親期...

墨新聞|地方中心圖說:雲林縣立委丁學忠(左2)虔誠...

桃園503大龍門線升級啟動 串聯三大亮點景區打造低...

桃園市長張善政昨(18)日下午前往龍潭區,出席「大...

薇帕颱風外圍影響 蘇花公路部份路段不排除預警性封閉...

(觀傳媒花蓮新聞)【記者劉百瑞/花蓮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