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創投大咖押寶「虛擬同事」?瞄準AI勞力產業革命

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

全球知名風險投資公司Mayfield合夥人查達哈(Navin Chaddha)近日在《TechCrunch》於倫敦舉辦的StrictlyVC活動中強調,AI將徹底重塑全球顧問、律師與會計產業,這類總值高達5兆美元的「人力密集型服務業」即將進入類軟體毛利時代,AI「虛擬同事」也將取代繁瑣流程,為新創企業開啟顛覆傳統巨頭的新戰場。

查達哈表示,Mayfield已從新募資金中撥出1億美元,專門投資這類「AI夥伴」企業,查達哈認為:「未來AI不該只是工具,而是與人類共同達成目標的數位夥伴,更是能產出結果的虛擬團隊成員」。

查達哈建議新創企業別急著挑戰大型顧問與IT服務公司,而是應該優先鎖定全球逾一億家難以負擔知識工作者的中小企業。查達哈進一步說明,這些客戶需要的不是昂貴顧問,而是可用AI自動完成的具體服務,如:排程助理、網站架設、報價分析等,選擇「按件計價」而非「按時計費」將是未來趨勢。

查達哈引用近期領投的AI新創Gruve為例,該公司結合併購與AI技術,以「沒被駭就不收費」的結果導向資安服務模式,6個月內將年營收從500萬美元提升至1,500萬美元,並維持超過80%的毛利率,獲得球網路設備領導廠商思科(Cisco)等企業青睞。

在查達哈看來,AI結合SaaS(雲端型軟體交付模型)與事件導向收費,未來可實現60%至70%的綜合毛利率、20%以上淨利,遠優於現階段依賴風險投資維生的傳統科技公司。查達哈斷言,「AI會讓很多服務業轉型成為軟體業,這是一場毛利率的革命」。

面對市場對AI過熱與瘋狂併購的疑慮,查達哈表示:「現在的估值邏輯,有時真的說不通」。查達哈列舉一間以色列AI新創,月營收20萬美元、用戶25萬,卻被Wix以8,000萬美元收購,反映市場對「潛力」遠大於「當下現金流」的定價邏輯。

查達哈給其他創投同行忠告:「記住我們不是收集Logo的公司,我們是資金管理者。在這個循環階段,20%的人會賺錢,80%會虧損;你得有自己的北極星、堅守紀律,不要有FOMO(錯失恐懼症),那是羊群的行為」。

頭條留言
商傳媒
商傳媒https://sunmedia.tw/
商傳媒是一個提供財經、科技、智慧製造、醫療、產業資訊,為主要服務內容的金融、科技網路媒體,其宗旨在於提供台灣中小企業一個產品新聞的平台,未來更將推廣至世界各國!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基隆浪曲嘉年華吸引20萬人共嗨 告五人壓軸開唱 煙...

墨新聞|記者江育銓/基隆報導2025基隆浪曲嘉年華...

163braces 高雄場粉絲突昏倒 秒喊卡關心台...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163braces吳朵...

和平島王爺海上遊江盛典再現 邱佩琳讚文化傳承不輟

墨新聞|記者江育銓/基隆報導基隆市和平島社靈廟今(...

國科會啟用旭海火箭場域 屏東打造南台灣太空教育基地...

墨新聞|記者游宏琦/高雄報導旭海科研火箭發射場域新...

「2025雲西海洋音樂季」首日人潮擠爆三條崙 告五...

記者/鄭欣宜報導 「2025雲西海洋音樂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