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熱菸審查遲未定案 民眾投書批政府裝睡 助長黑市

墨新聞|記者黃李舜/台北報導

台灣街頭使用加熱菸的民眾日漸普遍,但截至目前,加熱菸在國內法規上仍屬「未審未准」產品,引發社會質疑政府監管失能,助長黑市流通。公行系研究生投書指出,台灣政府持續裝睡,未積極審查與規範,讓非法產品氾濫;這不是監管,而是逃避,不是保護人民健康,而是讓黑市與紙菸繼續壟斷市場。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早於2019年即依「菸草產品上市前審查程序」(PMTA)批准加熱菸產品上市,並於2020年允許業者標示「可降低使用者接觸特定有害物質」;雖不代表產品無害,卻是基於風險評估與科學數據所作出的公共健康決策。目前包括日本、韓國、英國、德國、紐西蘭近百國已准許加熱菸合法販售,依據風險比例原則實施差異化管理。

投書指出,反觀台灣,卻在該審不審、該說不說。24萬人連署要求政府立即課徵加熱菸稅捐,反映的正是社會對政府空轉、黑市亂象的不滿。民眾已經用行動告訴政府:不要再逃避了。

海巡署查獲漁船整艘密艙夾藏加熱菸欲走私上岸,海關人員透露,加熱菸走私年增近九成,政府若仍卡關加熱菸審查,這樣既徵不到菸稅捐,更會讓台灣浮現嚴重的治安隱患。照片來源:海巡署

研究生投書認為,當各部會互踢皮球、制度出現真空,黑市趁勢壯大。這不是單純的「不作為」,而是實質縱容非法。更諷刺的是,當街頭上越來越多民眾使用加熱菸,他們卻無從得知自己買到的是不是走私貨。這是誰的責任?難道不能用制度給社會一個可控、可查的答案?

專家則認為,審查並非無止盡等待完美證據,而是應設立合理評估標準,透過科學審議與持續監測管理,讓制度回歸法治與專業。

投書指出,當全世界都在前進,我們不能繼續原地裝睡。是時候喚醒沉睡的制度,讓審查回到科學本位,也還給民意一個交代。

若真重視公共健康,就應從『可管、可控』做起,盡速完成審查與管理機制,否則台灣不僅落後國際趨勢,更讓吸菸者持續受困於紙菸與黑市之間,學界呼籲政府正視民意與科學證據,儘快清楚表態與作為,讓審查制度不再停滯。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加熱菸審查遲未定案 民眾投書批政府裝睡 助長黑市

頭條留言
- 廣告 -
- 廣告 -

最新文章

嘉義市「閱讀浪」行動書車 前進國定古蹟城隍廟閱讀造...

墨新聞|記者宋其佳/嘉義報導嘉義市政府文化局202...

一起選出最乾淨的攤位!基隆首屆夜市整潔競賽熱鬧開跑...

墨新聞|記者江育銓/基隆報導基隆市環保局今(29)...

保鮮科技守護 常溫也可以享受美味「氣調技術」帶來夏...

商傳媒|記者陳品縈/綜合報導盛夏來臨,居高不下的高...

babyMINT 成軍1週年 信義區舉辦舞蹈快閃活...

墨新聞|記者梁偉華/台北報導 babyMINT(左...

「俊和學生創新獎2024」頒獎典禮圓滿舉行 四大創...

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