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華科技大學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長期深耕海洋廢棄物再生與設計轉譯行動,近日傳出佳績,該校人文暨設計學院文創系學生邱詠絜,在林念鞍與魯亮君兩位指導老師協助下,成功申請教育部「國家青年百億海外圓夢計畫」的「築夢工場組」近50萬元經費補助,將於暑假赴法國與菲律賓展開海外永續之旅,實踐其「Plastic Free Taiwan」願景,以青年行動力為台灣發聲。

教育部青年發展署今年1月24日在龍華科大舉行「青年百億海外圓夢基金計畫」啟動記者會,邀請總統賴清德、行政院各部會首長、我國友邦駐台大使、青年代表及民間組織代表共同與會,展現國家協助青年海外圓夢、培力青年拓展國際視野的決心。

邱詠絜受邀與會,並向賴清德及各部會長官簡報其海外圓夢計畫,內容以「海廢轉藝」為核心理念,分享自己如何結合海廢再生與文創設計,致力於以設計力量喚起大眾對海洋減廢與生態的關注。她更獻給賴清德以海洋廢棄物為素材創作的紀念作品,留下人生中深具意義的珍貴時刻。
邱詠絜畢業於鶯歌工商,進入龍華科大就讀後積極參與USR海廢再生計畫,不僅在課堂內學習技術,課餘時間更主動投入企劃撰寫、資料蒐集與簡報演練。在兩位指導老師協助下,將USR實踐經驗升級為具國際視野的行動提案,最終脫穎而出,成功獲選國家級補助。
龍華科大說明,這場圓夢旅程的靈感啟發,來自一次國際性的USR交流行動。邱詠絜受到來自法國Plastic Oddessey國際海洋巡迴海廢船青年使者專程訪問該校USR計畫成果展示的理想與熱忱所感動,雙方就海廢再生與設計轉譯展開深入對話,激發她走出台灣,前往全球海廢熱點國家區域,匯集各國相同理念的大學生,共同探索實踐方案的強烈意願。
龍華科大校長葛自祥表示,「USR不是只有在地實踐,更應與全球對話。我們為詠絜能從校園啟航,結合設計專長回應全球海洋廢棄物問題,而感到無比驕傲。」人設學院長葉茉俐指出,學院鼓勵學生將人文關懷與設計思維結合,邱詠絜能以「海廢轉藝」理念提出創新解方,不僅具設計美學,更展現出青年世代對環境永續的實踐力。
林念鞍認為,邱詠絜在計畫中參與材質實驗、策展企劃與國際接軌等多項任務時,展現出極高的自我驅動力與永續推廣執行力,是學生參與USR實踐與專業整合永續素養的學習楷模。魯亮君則強調,龍華USR持續以人才培育為教育核心目標,深化學生永續發展素養,邱詠絜能從在地出發、走向國際,不僅拓展國際視野,也體現高教USR推動人才培育成為青年行動者。
獲此殊榮,邱詠絜分享,「保護海洋沒有國界。希望透過親身走訪國外海廢再生單位,把設計與行動連結起來,讓更多人理解再生設計的力量,為海洋永續發聲。」預計今年暑期展開海外訪問,回國後將透過創作展覽、行動策展與USR社區教育回饋所見所學,延續「Plastic Free Taiwan」理念,號召更多國際青年投入海洋守護行動,也期盼將台灣的文化價值與影響力帶向全球。